80後fb專頁傳達保育訊息拍攝廢墟留住香港歲月

80後fb專頁傳達保育訊息
拍攝廢墟留住香港歲月

【本報訊】香港寸金尺土,要留住歷史文化古蹟不容易,何況要留住保育價值不大的殘舊廢墟?但原來香港四處都有不為人知的廢墟,有80後攝影發燒友特別鍾情這些建築,在網上組團前往探險拍攝,成立的facebook粉絲專頁「廢墟攝影」,短短一年已吸引4,000多人加入,在網上世界大熱,甚至有台灣網友親自來港,希望用鏡頭留住這座繁華城市正在消失的一面。 記者:盧勁業

長沙灣屠場、元朗荒廢幼稚園、錄影廠和氣象台……「廢墟攝影」創辦人Ken如數家珍地向記者介紹香港「廢墟」,30多座廢墟分佈港九新界,他說:「本來我只係抱住玩嘅心態去搞活動,想發掘吓香港城市嘅另一面,但結果發現除咗高樓大廈,香港仲有不少廢墟存在。香港地方唔大,要影嘅地方都影過。廢墟畀我神秘感覺,所以就嘗試將攝影同廢墟題材組合成廢墟攝影。」
近年有關保育及集體回憶議題的爭拗,如清拆皇后碼頭引起衝突,多次成為社會焦點,群組舉辦了約10次活動,次次爆滿,參加者絕大部份是年輕人,希望了解這座城市的過去。

西貢大蛇灣村至60年代仍有人居住,後因交通不便而荒廢。曾有商人將村內丁屋翻新改建度假村,但因政府不批出牌照而荒廢至今。

因不少廢墟相當偏僻,難以自行前往,廢墟攝影舉辦的活動極受年輕人歡迎。

新界多廢廠廢村

本身是80後的Ken說:「香港嘅廢墟同日本或者台灣嘅唔同,日本會將有價值嘅廢墟變成景點。香港嘅廢墟會隨時被拆卸及夷平另作發展,我想喺廢墟消失前拍下做紀錄。」又說:「市區寸金尺土,好多廢墟都被拆重建了。現時所知大多數廢墟都係分佈喺新界地區,因行業轉變留下荒廢廠,或者係村民遷出市區而留下廢村。」
眾多廢墟中,令Ken印象最深刻的,卻不是甚麼大型壯觀的廢墟,而是一間幼稚園,「有一次活動去咗洪水橋附近嘅一間幼稚園,影相時見到學生遺留嘅家課冊、班相、校訓等物件。我哋查看咗相關資料,發現幼稚園並唔係荒廢咗好耐。有畢業學生喺粉絲頁留言,同其他同學相認」。這間幼稚園現已被拆掉發展,「幼稚園存有好多人嘅快樂回憶,實在係可惜」。

小小的坪洲有一間擁近500座位的戲院,十分風光。戲院約在1986年結業,現時售票處仍貼有票價15元的價目表。廢墟攝影提供圖片

嘆多人破壞生態

「廢墟攝影」的運作相當有組織,Ken說:「我主要係維持粉絲頁內嘅大小事務,搞event聯絡及對外,而其他朋友會發掘新地點、上網搜集資料同埋預先探路。」入廢墟拍照會否危險?「我哋出發前會有安全評估,同時會用googlemap/streetview呢啲工具喺網上plan路線」。
Ken表示,隨着近年攝影門檻越來越低,越來越多人為拍得好照片而破壞廢墟,「廢墟有自己嘅生態環境,雜草亂生,小動物、昆蟲都有佢哋嘅落腳處,畀呢啲生態自然發展,去探索時唔好留低垃圾打亂或破壞佢哋,令其他人亦可以睇到相同嘅廢墟原貌」。
廢墟攝影網址: http://www.facebook.com/cityru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