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年六月六日端午節在赤柱的龍舟賽,本該去趁趁熱鬧,也去為舊生組成的龍舟甲隊乙隊打氣的,卻是因為人不在香港,去不了。舊生會主席不斷傳來短訊,報告賽果,初賽入圍,進入決賽了,結果雖然三甲不入,卻算是有名次,有獎盃(不要問這算是那一級別的賽事),第二年參加,有此成績,很不錯的了。
接着而來是慶功宴(我們總得巧立名目,以便進行一連串的吃喝活動),在尖沙咀上海菜館吃飯,經過改良的上海菜,少見油膩,更合胃口。這個晚上,愈年輕的,喝得愈豪爽,說起話來,聲音最為嘹亮。
不知道有多少年沒有看賽龍舟了。沒看電視直播超過十年,早年去大埔看龍舟,然後是尖東、沙田,就是沒有到過去赤柱、香港仔、屯門。不過,倒曾參加過龍舟隊,是一半「鬼佬」(外籍人士)一半本地人的混合隊。時維一九八八年,在尖東賽龍舟,隊友先在帝苑酒店午膳,還在那裏訂了一間行政客房,作休息、談天說笑之用,當日一起划龍船的有建築師何滔。(他負責設計的香港藝術中心,在那樣少的批地上,建出無限空間感來,至今仍是經典之作。)
一一年六月二十日出席慶功宴,為了表示我也曾賽龍舟,找出當年出發前在尖東龍舟隊的合照。何滔展露燦爛笑容,與其他參加者一樣,都顯得那麼高興,是不會計較名次,有機會參賽,已值得高興了。我們可沒想到:半小時後,我們的那一隻龍舟,看似是第一隻在電視螢幕上出現的(根據在電視機前看那項比賽的友人事後的匯報),卻是最後抵達終點。龍舟抵達終點,要掉頭的,尖東浪大,一打橫擺動龍舟,海水就湧進來,龍舟遂翻側,而我們都掉到水裏,等待船隻到來把我們逐一從水中拉起來。這一次的經驗,印證一直的想法:看龍舟賽,沒什麼看頭,還是親身參加賽龍舟最好,贏輸不是問題,可以參加,可以樂在其中,就好了。
想不起當日其他細節了,倒是那天晚上,與一眾友人在酒店內觀看一九八八年歐洲盃總決賽,荷蘭勝蘇聯二比零,合理戰果。
在往後日子,祇見過何滔兩次,通過兩趟電話,他的笑聲還是那麼爽朗。幾年前知道他病倒北京,其後回港休養。與何滔不熟,沒法探望他,看來,一切祇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