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內地嬰 逼爆健康院港人家長抱怨:亂到好似打仗

港產內地嬰 逼爆健康院
港人家長抱怨:亂到好似打仗

【本報訊】內地孕婦爭相湧來港生仔,不但對本港產科構成沉重壓力,各區母嬰健康院同樣逼爆。非港人父母所生嬰兒登記使用母嬰健康院人數,過去五年急升82%。有前線醫護人員指出,各區母嬰健康院已瀕臨逼爆,尤其是接近東鐵沿線及中港碼頭的母嬰健康院,80%嬰幼兒是來自內地家庭;父母均為港人的「正宗」港產嬰兒卻少之又少。有本港家長甚至被嚇怕,寧願帶子女到私家診所接種疫苗。記者:鄭啟源

記者上周三曾到油麻地母嬰健康院觀察,院內逼滿抱着子女輪候打針的父母,座位全被坐滿,走廊亦擠滿人,有家長更因健康院環境擠迫,索性走到電梯大堂餵奶及換尿片。當日所見,利用普通話交談的內地家長佔大多數,本港家長則淪為當中的少數。

港人何先生指,數年前兒子出生時不覺母嬰健康院有逼爆的情況。

蔡女士在港產子與夫均非港人,她指帶子來港打針不麻煩。

「喺香港生仔係享受」

本港家長周太形容母嬰健康院「亂到好似打仗」,兒子去年出生後,每次到母嬰健康院都有如苦差,「健康院環境過份擠迫,連想坐都冇位坐」。她稱,每次到健康院,內地人總比香港人多,曾想過轉到私家診所為兒子打針,但因經濟能力有限,希望當局能夠妥善分流,改善健康院的擠迫情況。
深圳居民何太上周三亦按預約時間,帶兒子到油麻地母嬰健康院打針。她表示,香港醫護人員服務態度良好,是吸引她來港分娩的原因,「喺香港生仔完全係享受」。深港兩地交通方便,每次帶兒子來港打針,都會多留兩天當作旅行,順道購買奶粉等必需品,「香港買到的必然是正貨,質素有保證」。

政府醫生協會會長曾尚賢表示,近年母嬰健康院的服務需求量急增,嬰兒父母很多並非本港居民,尤其是位處東鐵沿線及接近中港碼頭的粉嶺及油麻地母嬰健康院,接獲的非港人父母所生嬰兒的比例高達80%。他稱,有醫護人員曾發現,中介人提供一條龍服務,一次過帶數個內地家庭先到入境處辦理出世紙,再到健康院打針。
衞生署表示,過去五年母嬰健康院共接獲47,900名父母均為非香港居民的嬰兒登記使用服務,佔總登記量的16%;但近年有上升趨勢,由06年的6,900人,增至去年的12,600人,增幅達82%。若按各區情況分析,九龍及新界東兩區同樣有41%新登記的嬰幼兒,父母其中一人或兩人並非香港居民;位處九龍區的油麻地母嬰健康院,更有54%嬰兒父母並非港人。

衞生署:會調整配額

衞生署發言人表示,隨着內地孕婦來港分娩個案增加,個別母嬰健康院近一兩年的使用量有明顯的升幅,以粉嶺母嬰健康院為例,每節平均服務人數由07年的170人增至去年超過200人。健康院會按服務需求量、人手及服務性質調整預約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