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預期,季結效應利好港股,長假期前恒指升逾300點,料短期強勢仍然可續。5、6月時市場將所謂負面因素放得太大,因而環球股市出現相對大的調整,而港股受內地收緊水源夾擊的影響更大。
然早前我在本欄已指出港股前景不應看得太淡,因為所謂外圍問題雖然沒可能短時間內解決,但按理是處於「有驚無險」的狀態,所以只要稍有利好消息,已足以令淡友急速補回空倉,這亦是早前我相信港股短期可見曙光的原因。
平心而論,當大家仍捉住環球基本面去決定是否入市,我相信一定不敢下注,因為歐美危機未除,內地通脹雖說受控,但內地的PMI已反映經濟處於牛熊臨界點,求其一個原因都可成為造淡的藉口。
和黃滙控博反彈
問題是,玩股票不能「一本通書睇到老」,有時候趁勢跟紅頂白在所難免,尤其是過去時間股市炒資金流為主,只要最壞的爆煲情況這一刻不會出現時,我相信所謂負面的基本面將會被放在一旁。所以重申之前建議分注入市的策略是正確。
無可否認,6月底時建議大家建倉的注碼不用太積極,但總算可以食得起短期的反彈浪。當然,小投資者的通病是錯過了低位入市,總認為沒由來現在才高追,但我認為有些股份仍不怕買的。
事實上,過去兩次港股的反彈市,主力升幅集中在二三線的個股如水泥股、濠賭股、汽車股身上,但如果指數要再彈,其實很多大價股仍未行,因此未來時間市場焦點或轉移至指數股身上。
如果從中選股,穩陣而具反彈力的,和黃(013)及滙控(005)是不錯反彈之選。另外,落後的資源股,可炒市場避險需求降美元回軟,博商品價格投機性反彈,當中首選江銅(358)。
陳永陸
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