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中國歐美十大危機未解決港股7月彈散市

投資導航:中國歐美十大危機未解決
港股7月彈散市

港股上半年跑輸全球,展望今季,雖然美國數據理想令道指急彈168點,但中國公佈製造業指數(PMI)創逾兩年新低,且內地及歐美共10個危機未解決,五窮六絕後,港股7月恐怕有波幅,無升幅,翻身機會不高,再次上演「彈散市」(彈完即散)。 記者︰黃尹華

重磅藍籌在美國預託證券(ADR)造好,滙控(005)及中移動(941)ADR折算78.6元及73.1元,較港高逾1.5%。統計十隻主要藍籌,周一料共推高恒指188點,按比例推算,港股周一將高開約300點。
不過上述數字並未反映中國公佈PMI數據,上月中國官方PMI從5月的52跌至50.9,連續第三個月下跌;滙豐公佈的中國PMI則跌至50.1。數字跌低於50,代表製造業正在收縮,數據反映現時製造業正迫緊擴張與收縮之間的臨界點。
7月份為港股傳統最佳月份,過去6年,恒指7月均全數報捷,平均升幅高達6%。
不過,多位受訪專家直言,第三季困擾大市的多個負面因素未見紓緩,更可能進一步惡化,港股要瞬即翻身不容易,很大機會維持上落市局面,建議炒股不炒市,較睇好與內需相關的電訊及汽車板塊。

專家料上落市 薦電訊車股

資深股評人陳永陸認為,港股難在7月大反撲,理由是內地地方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債務危機有惡化迹象,一些地方政府開始賴賬,內銀和內房股將持續受困擾,預期月中公佈的數據,通脹仍然高企,緊縮政策不會放鬆。
而美國經濟未見起色,在8月前債務上限爭拗更會影響投資氣氛。陸叔相信隨着8月企業陸續放榜,以及內地、歐美政策明朗化後,港股8至9月會有轉機,伺機挑戰24400水平。
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同意,港股大幅落後於歐美股市,說明整體投資氣氛已趨謹慎,目前港股最大風險在於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結束後,投資者會否對中港股市估值下調(de-rating),亦取決於內地政策會否在壓制通脹與保障增長之間取得平衡。他相信港股第三季度表現不宜過度樂觀,策略上宜以個股出擊,繼上季推薦恒大(3333)賺逾兩成脫穎而出後,本季睇好東風汽車(489)。

內地水緊 房產泡沫快爆

事實上,在政策緊縮過度下,內地缺水嚴重緊張,令中小企借貸困難,據悉溫州一成企業相繼倒閉,情況已蔓延至其他省市,而最缺水的內房企業,開始要劈價自救套現,房地產泡沫正在爆破。
恒豐證券研究部董事林家亨則對後市傾向樂觀,認為希臘國會投票後,歐債危機暫時緩和,且內地再出招打壓的機會不大,現時港股估值吸引。他和陸叔都看好汽車板塊,兩人都推薦剛上市的汽車零件股雙樺(1241)。
電訊股亦獲專家看好,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與海通中國業務部副總裁郭家耀分別推介中移動(941)和中電信(728),富昌證券研究部總監連敬涵則冷敲瑞聲聲學(2018),他認為瑞聲聲學可受惠內地3G市場增長,而且受內需帶動,符合政策扶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