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削內地婦產子名額 造成惡性循環本地媽媽:生仔開心變成煩

政府削內地婦產子名額 造成惡性循環
本地媽媽:生仔開心變成煩

政府大幅削減內地孕婦產子名額造成惡性循環,內地孕婦衝入急症室產子,私院加價令本地媽媽被迫回流公院,產科服務大亂,受害的仍是本地媽媽。有本地孕婦被內地孕婦衝急症室嚇得情緒失控;有孕婦在三號風球下到私家醫院預約產子,有孕婦更乾脆到外國產子。 記者:陳沛冰

蔡太預產期是明年1月初,她證實懷孕四至五周,「未照到個胎有冇心跳」,便急不及待到威爾斯親王醫院預約產子。「嗰時政府啱啱宣佈(公立醫院)落閘唔收內地孕婦,以為會安心啲,床位唔會咁緊迫,人手唔會咁緊張,唔使同內地孕婦爭;反而私家醫院好多內地人,好似街市」。

憂產房難預人手

但其後越來越多港人內地妻子聲言,由於未能預約公院產子,會衝急症室產子;網上討論區有本地媽媽指懷孕五至六周,已不能預約私家醫院。「一見到就好心噏,眼濕濕,好想喊,情緒會好波動」。
蔡太表示,早前當她在公司忙碌地工作,突然看到新聞指有港人內地妻子示威及跪在馬路,攔截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的座駕,「啲眼淚即刻標出嚟,覺得好困擾;最令我激動係佢哋話到時會衝入急症室,仲叫埋其他人衝,預計唔到佢哋幾多人,幾時會衝。佢哋衝急症室最終都係上產房,驚自己生時產房會好爆,醫療人員都預算唔到人手,最終影響到已經預約要生仔嘅孕婦」。
她聽聞因公院有太多內地孕婦,本地孕婦要「瞓走廊」,「好擔心病房會好爆,要瞓走廊,要加床,忽然間擔心唔知會點」。

蔡太稱見到港人內地妻子早前示威及跪在馬路,攔截周一嶽座駕(圖)的新聞,「覺得好困擾」。

「政府冇希望前景」

本地媽媽需要「鬥快」預約公院,擔心遲了預約很多產前檢查會爆滿。像她這麼早預約,威院只能安排她懷孕24周才進行首次產前檢查,其間她惟有到私家醫生接受產檢;每次最少500元,若需化驗、檢查及服藥更需900元,「負擔到,但係係幾大嘅開支;本來可以有嘅福利,家少咗」。
70後的蔡太坦言,先後經歷亞洲金融風暴及沙士疫潮,近一、兩年生活穩定下來,才與丈夫決定生兒育女。「本來生仔好開心,家比想像中煩多好多嘢。特首叫人生三個,生一個都好多問題衝住嚟,唔敢生三個」。
蔡太指並非歧視港人內地妻,但認為所有人應循合法途徑來港。「逾期居留擺明係犯法,點解仲要包庇佢哋,咁多議員幫,我哋反而冇人幫,心態好唔平衡」。她說,不會指望政府幫到本地媽媽,「政府係冇希望,冇前景。雖然一國兩制,但係王光亞講一句就復建居屋,以前社會咁多聲音,政府都冇反應。除非王光亞叫內地人唔好嚟香港生仔,如果唔係香港人都係自求多福」。

配額制明顯無效

06年站出來為本地孕婦爭取權益的劉太表示,當年本地孕婦抗爭後,政府實施的公院內地孕婦收費及配額制明顯無效,現時問題越演越烈,「餅都唔夠分,政府仲放咁多人入嚟」。
劉太認為政府應加強投放資源在產科及兒科服務。網上討論區不少本地孕婦聲言要再次遊行抗爭,她指若有需要會協助。

本地孕婦預約產子注意事項

1.若想預約私家醫院床位,證實懷孕後要盡快預約
2.若想等待唐氏綜合症篩查及結構性超聲波檢查結果,屆時私院應已爆滿,只可預約公院
3.孕婦預約公院產子時應說明病歷,尤其是高危孕婦及之前一胎有問題,以便公院盡早安排產檢
4.若公院安排的產檢較遲,應自行預約私家醫生做檢查
資料來源: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