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是更深沉的愛 - 高慧然

放手,是更深沉的愛 - 高慧然

沙士期間拍攝勵志短片的「不怕黑女孩」龍懷騫隨家人移居美國後,克服失明障礙,考入柏克萊,她本身的經歷亦相當勵志。懷騫的毅力令人讚嘆,她身後那個懂得放手,忍痛流着眼淚,看女兒跌倒,在撞板中學習,在撞板中成長的母親,同樣令人敬佩。
家有一個失明的女兒,母親的緊張和焦慮可想而知。看到龍媽媽說她怎樣望着女兒撞向垃圾桶,怎樣克制自己,不讓自己提醒女兒……心中對這個狀似無情的母親着實欽敬。只有讓失明的女兒去跌倒去爬起,她才能學會走自己要走的路。畢竟,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終須獨自面對。
對待弱者,我們習慣了過份保護,愛得越深,保護得越周全。以為不讓他們撞板,不讓他們跌倒,才是最大的愛。事實上,當弱者習慣了被保護,沒有機會撞板,沿途有人搬走障礙物,被人拖着手往前走,甚至被人推着、抱着往前走,他們實際上被剝奪了在跌倒中爬起,在錯誤中總結經驗、規避障礙、在撞板中成長的機會。牽手是愛,可是,另一些時候,放手,是更深沉的愛。同一道理,一個社會,對弱勢的照顧若近似於包辦人生的話,也很容易由愛變成害,反而削弱了後者努力的動力和在撞板中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