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EA)增加石油供應,當中美國亦有釋出石油儲備,消息來得突然,上周油價出現下跌,但相信只會為油價帶來短暫壓力,長線向上的走勢仍難扭轉。
供求方面,目前全球每日的石油需求約為8700萬桶,IEA每日增加200萬桶的供應,只不過是每日整體需求的2%而已,再加上是次增加供應不過為期30日,故對油價而言,只會帶來短期影響。
美國在此時期試圖降低油價,可說是跟其政策自相矛盾。近年北非、中東的局勢不穩,美國和北約(NATO)的參與越來越多,軍事衝突是導致油價上升的一大原因。美國若繼續投入在北非、中東的亂局,油價就難以有大幅下降的空間。
同時為了維持在北非、中東的影響力,美國軍事方面開支龐大。2010年,美國政府在國防方面的支出佔了整體開支的20%。國防開支令美國無法大幅削減赤字,只有透過不斷發鈔和貨幣貶值等渠道來減輕還債壓力。而美國不能解決美元貶值問題,就無法扭轉商品價格上升的趨勢。
今年油價自4月底左右已開始反覆下跌,在IEA公佈增加供應之前,布蘭特期油大約處於107美元左右的水平,比4月28日的高位125美元低約15%,油價過高的問題在近期可謂已得到紓緩。IEA在此刻釋出石油,不旦既無必要,更容易引起日後油價攀升的惡果。
儲局有望再放水
IEA釋出的石油,大都來自石油儲備。在石油供求不算緊張的環境下耗用儲備,一旦遇上石油需求上升,就不易再靠釋出油儲來穩定油價。從早前OPEC不增產石油的決定就可以看出,伊朗、委內瑞拉等國家是不會願意為美國明年大選而推低油價的。往後,一旦伊朗等國家決定跟美國對着幹,甚至減少石油生產,將令油價容易出現大幅上升。今日IEA的此番舉動,有機會為日後油價上升埋而下伏線。
市場均預測美國聯儲局將於8月至9月間再推寬鬆貨幣政策,筆者對油價仍然持有正面看法,相信95美元至100美元將會是布蘭特期油的支持位,而今年亦有機會攀上125美元水平以上。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