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經營欠缺監管 保護措施虛有其表幼兒樂園危機處處

私人經營欠缺監管 保護措施虛有其表
幼兒樂園危機處處

近年流行的私營兒童室內遊樂場,成為暑假親子活動熱門選擇,但原來政府並沒有監管這類樂園。有家長投訴指,九龍灣一間兒童遊樂場保護措施虛有其表,猶如「膠布包木頭」,累兩歲幼女濺血送院,並指場內至少暗藏四大陷阱。兒科醫生提醒家長帶同小朋友到此類遊樂場時勿掉以輕心。
記者:葉競科

上周日,陳氏夫婦帶同兩歲幼女Audrey及六歲兒子,到九龍灣Megabox的「Playhouse」玩樂,豈料樂極生悲。當時Audrey在三歲以下的稚童區遊玩,踢到一塊琴鍵圖案木板後,失足撼向座位軟墊;陳太初時見座墊看似鬆軟,以為女兒無礙,查看後始知座墊硬如木頭,女兒嘴爆流血,家人馬上送她到醫院治理。

九龍灣Megabox的「Playhouse」被家長指措拖不夠安全。

設施似「膠布包木頭」

陳太透露,平日喜歡帶子女到室內遊樂場玩樂,除本港外、家人亦曾到新加坡、澳門等同類場所,過往未發生過意外:「比較之下,Playhouse設施硬到好似『膠布包木頭』,同其他遊樂場設施軟綿綿或有彈性好唔同。」
《蘋果》記者日前跟陳氏夫婦重返現場,陳先生指摘幼童區放置幾公分厚的木板,前面擺個硬繃繃座墊,幼童易絆腳仆向座墊,儼如「陰細路」。場內另一供較年長兒童玩耍的區域(小童區)的設施亦同樣偏硬,更潛藏三個陷阱,其中三個圈設計的旋轉滑梯流暢度不足,小童轉到一個半個圈便常「啜」在管道,後來者不知就裏,一腳便撞落前面兒童頭上;另一條滑梯太斜,記者目擊有幼童進入該區,滑下時後腦猛撼滑梯,痛到摸頭扁嘴。最後是部份設施出現爆開及披口情況,容易令小童擦損。
「Playhouse」分店經理侯先生回應時,承認該遊樂場經常發生意外,但指絕大部份是兒童不當使用設施所致。「例如獨木橋的防護網,常有小童爬網跌傷;亦試過有人從高處躍下,踢中他人齊齊受損;職員見到兒童有危險行為都會勸止,但未必每次都能預防意外」。

陳太兩歲幼女在遊樂場受傷,她批評軟墊偏硬,不足以保護幼童。

Audrey嘴爆流血,牙肉不斷滲血。陳氏夫婦提供圖片

經理強調合乎標準

侯不評論場內設施為何較同類型遊樂場堅硬,強調遊樂設備均由合乎歐盟標準的生產商提供,並有持「認可遊樂場安全督察」資格的職員監場。至於滑梯問題,他指減慢旋轉滑梯速度是為了安全,另一條滑梯則講明屬三歲以上兒童遊玩,惟兒童眾多時很難查核其年歲。陳氏夫婦不接受Playhouse解釋,認為是保護措拖不足。

Audrey受傷後,陳氏夫婦帶她到醫院治理。

遊樂場暗藏四大陷阱

陷阱1:
圖左彩虹圓梯的「梯級」用料太硬。右上方旋轉梯(箭嘴示)不夠滑,小童容易在管道碰撞。

陷阱2:
小童區只限三歲以上兒童進入,但有不少幼童入內玩耍,由於滑梯斜度大,幼童容易撞傷。

陷阱3:
滑梯入口出現「披口」(箭嘴示),易擦傷生意外。

陷阱4:
座位的護墊過硬,猶如「膠布包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