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雲南政府向雲南省公路開發投資(該省其中一間地方融資平台公司)借出20億元(人民幣.下同)救命錢,以避過違約後,上海地方融資平台公司申虹亦未能償還10億元,為免不斷發生拖債潮,引發信心危機,各地政府正緊盯將到期的地方融資平台貸款(下稱地方債)還款狀態。
中央要求銀行清理不規則地方債,並下令進行「三不」政策(不得新增、不得延期、不得借新還舊),新政策已先後令雲南省與上海市出現兩宗地方債險生違約事件。
中央要求清理不規則債
上海市政府於06年成立申虹,專門為建設虹橋樞紐而設,申虹負責規劃上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工程,該工程是世博配套工程的一部份,是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申虹註冊資本雖然只是50億元,但三大股東為上海機場、上海久事公司和上海市土地儲備中心(上海地產集團),全屬重量級。
申虹有市政府背景,股東又非等閒之輩,但為何連10億元也償還不到?其癥結並非企業資金鏈斷裂,而是地方清理地方債時,發現申虹將大量的流動資金貸款用於項目建設,違反銀監會2010年出台的《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規定。
在「三不」政策下,申虹未能取得新債。內地銀行界指,由於申虹手持項目現處於開發期,公司債因而高達百億元,為免事件引起信心危機,上海銀監局於本周二相約相關銀行,就貸款一事召開協調會。
銀監協調 組逾百億銀團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目前在銀監局協調下,上海主要的銀行針對申虹事件而籌組兩大銀團貸款,規模各達85億元。
本報昨日致電上海金融辦查詢申虹事件,負責人指,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陳啟偉日前已說,現未有新資料可提供。陳啟偉在周三召開記者會指,上海市各級政府的政府性債務水平,保持在正常範圍內,各級政府融資平台公司總體情況良好,運行正常。
內銀三不政策清理地方債
‧不得新增
‧不得延期
‧不得借新還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