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核災兒童尿含輻射可殘留體內50年 凸顯食物鏈受污染

日核災兒童尿含輻射
可殘留體內50年 凸顯食物鏈受污染

日本福島核災難發生近四個月,核輻射洩漏至今仍未停止,當地組織為居民驗尿,發現至少25人的尿液中含有微量放射性物質,而這些放射性物質可能殘留村民體內50年,凸顯福島周邊食物鏈受污染,以致村民將輻射物質吃下肚。

法國ACRO研究所與福島「保護孩子遠離輻射」組織,5月下旬在福島第一核電廠方圓50-60公里內,找來10名6歲至16歲兒童來驗尿。在核事故前,兒童體內放射物質數值應該為0,但驗尿結果發現10人全部尿液都含有放射性物質,其中一名8歲女童尿液的銫134含量最高,每公升達1.13貝可(Bq),一名7歲男童每公升尿液則有1.3貝可銫137。銫134的半衰期為兩年,銫137則是30年。
廣島大學也在5月進行兩次類似檢查,在核電廠35公里外的飯館村和川俁村,替15名4歲至77歲居民驗尿,結果所有人的尿液也含有銫,最高值達0.085貝可,有6人則同時含有碘,最高值達3.2貝可。

日本發生核災難後,東京女童也參加反核示威。互聯網

國寶級古城現裂痕

負責調查的鎌田七男教授指,村民感染放射物質數量偏高,估計有關物質不是透過空氣吸入,而是受污染的食物和食水引致。
核災陰影未除,中部長野縣昨晨(周四)發生黎克特制5.4級地震,造成9人受傷,被列為國寶的16世紀松本城也出現裂痕。
日本共同網/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