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旅行,「上廁所」是個永恒的話題,每一個外來遊客,只要一問這個話題,人人都能說出一段故事來。
這些故事,集驚心、驚險、驚嘆、驚嚇、驚喜之大全,但基本上都是黑色喜劇,事過境遷說出來,叫人狂笑不已。
自從中國重提「文明」二字之後,中國的公廁就成了「文明」重災區,這倒不是說廁所的設施條件,而是不論廁所大小,不論乾淨與否,只要你走進中國公廁,就會被鋪天蓋地的「文明」圍攻。
這些「文明」,就是到處貼着的大小牌子,每塊牌子上,都寫上「文明教育」的字句,五花八門,目不暇給。
所以,在大陸上公廁就很忙,一邊撒尿,一邊受教育,前後左右都有牌子提醒你,要撒得小心,要撒得規矩,要撒得有公德心─好像中國人是最近才學撒尿的,從前數千年,即使撒,也撒得不合標準。
這種「文明教育」,不但教中國人,也教外國人。前些日子我在山東烟台蓬萊閣男廁裏面壁,就被一條中英文對照的小牌子教育了一下。小牌子上中文寫「貼近方便,靠近文明」,英文則道:「closeriseasier,nearerisnicer。」諄諄誘導,就是要男人小便,往前跨一步。
有的廁所,除了「文明教育」,還有文學勵志,比如某餐廳男廁裏便有一段:「當工作不如意時,請掏出自己的老二,凝視它,靜思它所蘊含的精神:能長能短、能粗能細、能曲能伸、能軟能硬。學學它,眼前的困難算個啥!」撒泡尿,勝似十年國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