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的跳舞人都在教舞編舞,90後的年輕人,才剛進入火熱的舞蹈境地。大學生之中,跳舞是火熱嗜好,參加者眾,而眾大學之中,又以理大DanceSo頗具代表性。剛勝出2010/2011IVDC大賽的他們,怎會學起舞來?跳舞有乜咁好玩?
記者:何兆彬
攝影:陳盛臣(部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跳舞傳統一代傳一代
兩位理大DanceSo的理事剛到埗時,記者正忙着與其他導師做訪問。瞥見兩位少女,雙手放膝蓋,斯文得像中學生,又弱不禁風似的,哪知一談到跳舞,馬上眉飛色舞,變了另一個人!二人都印有卡片,卡片上印了一個大字:Kaptrick,何解?「每年DanceSo換屆都會換一個新名字,Kaptrick是我們這一屆的名字,因為大家都愛戴帽,又愛跳舞,後來覺得Cap的C字不好看,就換成了K。」Kaptrick的幹事共12人,JC為ExternalVicePresident,Liuyee為TeamManager,原來他們平時也會接job,DanceSo會員有幾人?「好多,單單是表演的就過百,入會的約有二百吧。」怎麼會愛上跳舞?JC:「因為有一年去看countdownshow,我就開始有個念頭:如果自己也跳得這樣就好了。」Liuyee:「我是中學開始跳,越跳越有興趣就上了studio學舞。」原來理大有跳舞傳統,一代傳一代,例如Infinity阿寶就是讀理大出身,然後回理大教師弟師妹,「理大DanceSo是這樣的,我們第一年參加,然後去學舞,升第二年時就會換屆,這些理事做一年後又換屆,就算在學也變成所謂『老鬼』,有些理大的老鬼離校後以舞蹈為業,也常回來幫手,所以大家感情很好。」原來DanceSo會在校內辦課程,但都會找行內專業人士回校教,然後自己狂練,因為每年校際都有表演及比賽,「年度有三件大事,最大型的表演是MassDance,例如十間學校,就會有九間的DanceSo成員到其中一間表演;校際每年又有比賽IVDC,最後就是AnnualPerformance(年度表演)。剛剛這一年我們以《魔術》作參賽主題,贏得冠軍,理工已連續三年贏得IVDC比賽啦!」咦,咁講理大傳統上跳舞咪好……「係呀,係好勁o架!哈哈哈!」
表演時變成另一個人
看兩位這麼不害臊,記者未講她已搶答「好勁」,忍不住問問:「其實跳舞有改變你們性格嗎?」Liuyee:「以前我幾內向的,人較慢熱,但現在也不同了,與JC認識一年就好friend。」JC:「當然有,我本來也算是外向,但從前第一次見面也會不敢說話。因為跳舞,我識咗好多朋友,大家柴娃娃的玩,很高興。」父母會反對嗎?「不,他們都有看過我表演,都很支持,只是說:做乜着咁少衫!」其實,跳舞有乜咁吸引先?」JC:「因為鍾意了表演,表演時的感覺好正,會變成另一個人。」從前我們迷MichaelJackson,90後的兩位迷哪位明星?「唔係呀,MJ仲係好勁,有時我哋都會跳,他的東西難度其實好高。如果談到近一點的,我們較喜歡Beyonce。」畢竟是90後,她們承認很多資訊都是來自網上,一看到YouTube有厲害的表演,馬上瘋傳,而喜歡的跳舞英雄也不像以前的那麼高高在上,「我們很喜歡看《SoYouThinkYouCanDance》(《舞一叮》),偶像就是裏面那些不怎麼出名的舞團。每集看了,都成為我們的話題,『喂你看了今集沒有?』『那個誰誰誰,好厲害哦!』」阿寶談及的《StepUp》(舞出真我)又如何?「嘩,這簡直不得了啦,一看之下會問:點解可以咁勁?香港跳舞的年輕人咁多,但原來外面的世界可以如此卧虎藏龍。」香港有沒有厲害的?「Infinity三寶啦,他們真的好厲害!另外還有女子組合SIS、組合SWAGG、ARJ(另一個DanceStudio),他們都是我們香港跳舞界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