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騙徒利用假學生篤數向學生資助辦事處騙取免入息審查貸款,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張文光對此感到失望,他指事件一再暴露學生資助辦事處監管申請不力,成為騙徒的「自動提款機」,白白浪費納稅人金錢,呼籲當局盡快堵塞漏洞。
騙貸款與「學生」對分
消息指,現時學生資助辦事處多數以抽查形式核實免入息審查貸款申請者的資料,由於審查制度寬鬆,據知騙徒多數利用虛假申請人的資料,學生擔保人及學生出席紀錄落手行騙,更有騙徒開出分錢比例,將騙得的貸款與「學生」對分。
若學資處未及時發現疑點漏洞而成功批出貸款,貸款可能落入騙徒手中袋袋平安,學資處永遠不能追討回貸款。
去年10月,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偵破一宗私人教育中心涉嫌找人扮假學生報讀課程,串謀詐騙學生資助辦事處免入息審查貸款案件,據知涉及貸款金額達300萬元及60名「學生」。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