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壹週刊副總編輯徐少驊不見面已久,唔知幾耐冇聯絡,突然間來電郵,叫啲朋友今日上街示威。點解咁㷫,徐少話:「朋友,『替補機制』是香港政府的全新施政策略,不作諮詢,不理會法律界團體的專業意見,還要扭曲民意,說這是你和我的意思,若我們七一不發出堅定的反對聲音,這將會是以後所有侵害市民利益的法例通過的模式。
今年的七一遊行,意義絕對不比二○○三年的低,政府推出『替補機制』的過程所反映出的傲慢和橫蠻無理,就連昔日力推二十三條的葉劉淑儀也自愧不如。
朋友,我們能夠被這樣打壓麼?今年七一不行出來,以後就不再需要七一,不用再爭民主了!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林瑞麟已經當香港人是任他魚肉以上位的狂妄官員,我們就連發聲也不做嗎?
我誠懇的邀請你,七月一日,一起行出來,大聲的告訴政府和林瑞麟:你大錯特錯了!」
替補或遞補機制呢回事,對北京並非新生事物。香港嘅人大選舉(由乜人去選,左丁山仍然唔清楚),每次都有候補代表,譬如梁秉中教授就試過連續兩三年以輕微票數落敗,但成為第一候補,又有咁啱得咁蹺,梁教授一做候補啫,就有當選人大在任內魂歸天國,由梁教授替補做人大。有啲口痕友笑話,怕咗梁教授做候補,故此後來索性選咗梁教授做正選,唔畀佢做第一名香港人大候補咯。
中央既然慣用替補呢一招,單聲畀林瑞麟聽,話都冇咁易。如此例實行,除咗故意辭職會明益自己黨內聲望低嘅新人之外,邊一個黨派議員病重、死亡、辭職,就由同一名單之第二、第三順位黨友補上,維持立法會內議員之黨派比例不變。凡事總有例外,梁國雄名單只有佢老人家一位,佢唔做嘅話,根據08年選舉票數,竟然會益咗對頭人田大少,但長毛之選民豈會等同田大少之選民呀,由田大少替補,直情係搵交嗌。其實鋪鋪清最好,有人唔做,選過就算啦,浪費金錢時間喎,那是另一回事,唔計得咁多,故意玩嘢嘅議員,會受到選票懲罰嘅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