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認為新界東聯網最差

病人認為新界東聯網最差

【本報訊】醫院管理局進行首個病人服務滿意度調查,訪問約5,000名曾入院病人,有25%需入院的急症室病人,表示最少要等候一小時才能上病房;約20%病人指沒有獲得與治療相關的足夠資料,當中以新界東聯網做得最差。有近30%病人出院時,不獲醫護人員通知要注意的危險病徵,當中以新界西聯網表現最差。醫管局會成立專責小組跟進及改善。

中大訪問約5000病人

醫管局委託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去年進行病人服務滿意度調查,訪問約5,000名內科及外科病人,惟兒科及婦產科等病人沒有受訪,也沒有研究輪候時間及門診診症時間等。
調查發現,25%需入院的急症室病人,要等候最少一小時才能上病房;有1%病人要等8小時或以上,這方面以新界東聯網表現最差。約77%病人從沒參與決定治療程序,約14%病人在治療後,不獲醫護人員以一個病人明白的方式告知結果,兩者均以九龍中聯網做得最差。有19%病人沒有獲得與治療相關的足夠資料,以新界東最差。約27%病人家屬沒有足夠機會與醫生溝通,則以新界西最差。
在出院方面,約21%病人不獲通知藥物副作用,以港島東表現最差;有約30%病人不獲告知出院後需留意的危險病徵;有37%病人未獲告知相關資料以助他們康復,均以新界西最差。
中大公共衞生學院教授楊永強表示,醫管局應讓病人多參與有關治療及出院的決定,可減少日後投訴。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表示,會研究個別聯網表現較差,是否與人手及資源有關,及成立專責小組改善;局方計劃每兩至三年進行一次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