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環新海濱設計藍圖終於出台,規劃署已完成相關的最終報告,當中建議大幅削減國金中心二期以北及毗鄰4至6號碼頭土地的發展密度,可建樓面面積由當初建議的9.2萬平方米減至3.5萬平方米,高度也限制在25及60米以內。但有立法會議員擔心,當局會以今次減低商業用地為由,趁機出售政府總部西翼作商業用地。 記者:梁德倫
政府當初曾建議在國金二期對出的土地建30層高商業大廈,並於毗鄰4至6號碼頭上建18層酒店及辦公室,立即惹來國金的發展商包括新鴻基及恒基等極大反彈,要求降低發展密度。
當局在多方壓力下遂於09年的施政報告提出降低樓面面積及高度,至昨日的最終報告一錘定音,並改為集消閒、休憩和文化於一地的臨海公共空間及多元化文娛區。
天星鐘樓原址重建
此外,報告又提到港人極為關心的皇后碼頭,將遷至在9至10號碼頭之間重置,舊有的天星碼頭鐘樓則會在原址上重建。至於長2公里佔地近10公頃的海濱長廊,會混合早前兩個建議方案「都市綠洲」及「都市公園」,並加入小型飲食攤檔增加對遊客的吸引力。
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指,對於當局願意減低發展密度表示歡迎,但留意到近日有指若減低了海濱附近的商業用地後,更需要將政府總部西翼出售改建為商業用途售予發展商,以增加區內商業土地,「希望政府唔好乘機諗住賣咗政府山,咁樣嘅交易我係唔認同嘅」。
陳淑莊又關注,日後若政府採用公私合作模式發展,建成海濱長廊等公共空間後,交由發展商管理土地將引起很多問題,「以前好多呢啲不愉快經歷,公共空間由私人發展商管理最後搞到公眾好難先用到個空間」。
公共空間宜列條款
陳淑莊認為,政府若一定要交由發展商管理日後建成的公共空間,必定要列明所有使用條款,以免引起連串爭拗。
中環新海濱設計部份概要
‧國金二期以北及毗連4至6號碼頭的用地大幅減低發展密度,可建樓面總面積分別為16,120平方米及19,000平方米
‧舊天星碼頭鐘樓將於原址重建
‧皇后碼頭會遷至9號及10號碼頭之間重置
資料來源:規劃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