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心直說:甚麼通脹?何謂受控? - 胡孟青

青心直說:甚麼通脹?何謂受控? - 胡孟青

溫總聰明之處,是再次強調「新興市場增長模式」而非「中國模式」,因為一如其他新興市場,祖國仍要靠大量固定投資推高經濟。按《經濟學人》計算,投資對中國經濟的貢獻,由1995至2000年大約25%,急升至2005至2010年的接近60%。
有指今日中國正走向當日日本的舊路,事關兩者均靠信貸擴張、大量投資製造經濟繁榮。今日,日本經濟泡沫爆破,但仍留低好幾個國際大品牌,及廣泛使用的科研技術,至於現在的中國,要跟日本相提並論,就暫且稍嫌有點太抬舉了。
總理說了算,溫總亦似乎轉了口風,由憂慮通脹,改為表明通脹受控,英國《金融時報》標題更指「溫家寶宣佈戰勝通脹」。溫總一篇文章,值錢之處是既向市場派定心丸,更為無數憧憬中國潛力無限的投資者,重燃希望與幻想,幻想中國調控政策解封,甚至鬆綁。

受控不代表回落

中國有人為製造的實力避開硬着陸,但不代表中國經濟沒有問題。作為領導人,向外宣傳好,展示中國實力也好,絕對無理由認低威,對外逐一道出國內經濟問題所在。溫總的文章,極其量是一篇外交文章,亦不意味國內經濟結構問題出現根本性改善,至於背後是否有統計局人員跣其一鑊,實不得而知。
至於大家關心的國內通脹是否受控?首先,通脹受控,並不代表通脹會回落;其次,如果將通脹劃分成物價通脹及貨幣通脹,就算前者問題解決,後者仍影響嚴重。曾經批評人行不斷加存款準備金率是政策錯誤,但我開始明白政策背後的用意,就是要對付信貸氾濫的後遺症,這並非加息能夠解決。
領導人不是白癡,大批海歸派智囊亦飽讀經濟理論,明白貨幣學派精要,更知日本例子前車可鑑。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