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信貸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就亞太區銀行業發表報告,警告香港銀行貸款增長及樓市發展速度之快,已令未來資產質素亮起紅燈,情況令人擔憂,但又指香港銀行風險管理制度完善,實戰經驗充足,即使樓價大幅下滑,對按揭資產的實質影響也不大。
標普指出,亞太區多間主要銀行在金融海嘯時表現彈性,情況令人滿意;儘管亞太區經濟健康狀況良好,然而區內仍受高通脹及高樓價問題威脅,加上現時環球經濟仍然偏軟,市場仍未走出歐債問題的陰霾,可能影響銀行的信貸質素,絕對不能忽視。
內地樓價恐跌10%
內地經濟發展同樣受到關注。報告表示,現時內地通脹問題嚴重,加上樓價飆升,信貸增長速度驚人,惟對中國未來信心前景無太大影響。不過標普同時警告,內地銀行不可忽視上述問題,以免令內地主要大行的信貸評級被調低。
標普金融機構評級資深董事曾怡景指出,地方貸款融資平台問題若最終沒有中央介入支持,內地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將新增6個百分點,相當於4000億美元壞賬,但相信當局最終會為問題包底,而內銀會蒙受一定損失,可能須為此以低價出售資產。
標普已將內地樓市前景由「穩定」調低至「負面」。報告指,現時內地樓價不會出現硬着陸情況,但內地樓市未來可能下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