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補機制風波中,林瑞麟一直獨力上場強推,無論法律界和泛民主派如何指出方案的荒謬和違憲,他都堅持快刀斬亂麻,硬闖立法會。據了解,中央今次落「柯打」,希望草案速速通過,不要重演23條立法風波,特區政府自然要順應中央意思「霸王硬上弓」。政界中人估計,被視為下屆政務司司長人選之一的林瑞麟為博表現,想藉今次立功,展現其政治能量,希望政途步步高升。
據了解,目前中央的下屆政務司司長心水人選,仍以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房屋及運輸局局長鄭汝樺為叮噹馬頭,林瑞麟不算大熱。政圈盛傳林瑞麟在替補機制今仗表現勇猛,無非是要博取北大人歡心,務求獲任命下屆政府高職,例如接任政務司司長。
北京肯定記一功
昨天有記者直接問林瑞麟在替補機制上如此進取,是否為求仕途更上一層樓,林瑞麟即時反駁「完全唔係」,強調只希望法例有助堵塞議員隨意辭職花費公帑補選的漏洞。
無論林瑞麟在替補機制立法上有否私心,北京肯定記他一功。民主黨涂謹申認為林瑞麟今次開了一個先例,「推一啲好衰嘅法例出來唔諮詢,將最核突嗰部份改一改就得啦」,有利政府日後重推23條時照辦煮碗,「第時23條要立法,都可以唔使諮詢啦」,也質疑林瑞麟此仗有仕途考慮,「佢咁(強勢),第時邊個做特首,都會搵佢做司長啦」。
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也不排除林瑞麟有意擔任司長職務,但認為林瑞麟除在政制方面有豐富經驗外,未有涉獵其他如經濟及民生等範疇,中央挑選司長人選時他「有啲蝕底」。《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