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融資平台有幾高危?從雲南省公路開發投資(下稱雲南公路開發)於今年4月向貸款銀行發出函件,指「由即日起,只付息不還本」,對於工行(1398)、建行(939)、國開行等十幾家銀行而言,函件等同向他們發出近千億貸款違約書。雲南公路開發的違約最後「通牒」,代表銀行要為貸款展開撥備,基於逾900億元(人民幣.下同)貸款數字嚇人,且有可能引起違約的連鎖效應,隨時引發金融信心。財新《新世紀》報道,雲南政府出手干預。
報道指,在雲南公路開發發出違約公函後,雲南銀監局和各債權銀行與雲南省政府進行多次溝通。4月13日雲南省交通建設銀政合作座談會上,雲南省副省長劉平向出席的19家銀行代表表示,省政府已出台多項舉措,幫助雲南公路建設渡過難關,其中包括每年增加雲南省公路開發投資公司3億元資本金;同意省財政向該公司借款20億元用於資金周轉等。
區內建公路成本高
導致雲南省政府瀕臨失信於天下,國開行總行一位人士透露,雲南公路整體線路長、成本高、投資回收期長、交通流量小、收費相對低。國家對西部地區修建高速公路雖然給予15%的資金支持,但雲南省修建1公里高速公路的平均建設成本為逾5000萬元,而東部或中原地區卻只需要逾2000萬元。此外,有銀行業人士提出質疑,指雲南公路開發到「十二.五」末期,也僅能實現利潤10億元,實現沿線經營收入3.7億元以上,何來還本付息的能力?換言之,900億貸款的違約風險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