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爺有云:馮志強唔係一條鹹魚

星爺有云:馮志強唔係一條鹹魚

馮志強,一個普通得緊要的名字,卻是編劇界新晉紅人,由周星馳《少林足球》到《長江7號》都有他份兒,作品還有《文雀》、《報應》。近日出小說,不是轉換跑道,而是為準備當導演。談到賣古仔的種種,他說「點present,好緊要!」忍不住問他:「那sales伎倆在編劇中有多少比重?」「30%吧!」馮志強絕對是個好推銷員,且聽他點sell自己的故事。

記者:何兆彬
攝影:林栢鈞

我想找周星馳拍!

馮志強96年浸大傳理電影系畢業,有點生不逢時的是他一出道港產片就走下坡,但他際遇還不錯,97-00年在TVB當編劇,之後入電影圈,而且一拍就是周星馳,不知是多少年輕人夢寐以求的事,回想起來,他說也是由於初生之犢。
「我畢業後先做了一年副導演,97年經濟下滑,開工不足,其間也幫手拍婚紗攝影,都幾好賺o架,有成千蚊一日。當副導演即是電視台的PA(製作助理),甚麼都做,但做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不了解劇本,而不會創作劇本對日後要當導演有很大影響,於是決心去學編劇。97年進了TVB,當年先讀一個月編劇訓練班,仲有得袋$8,000,不知幾開心。」三年期間,他漸掌握基本編劇技巧,有一天忽發奇想,就跟編審邵麗瓊說:「我度咗個古仔,想找周星馳拍!」
「諗番轉頭好大膽!但那時年輕嘛,心裏有個古仔幾好笑,就這樣說了。邵小姐說:『咁啱我今日約咗星仔,等我同佢講。』我把故事概略跟邵小姐說了,到了晚上12點,她真的打畀我,周生叫我聽日上去。」翌日,他上到星輝公司,「邵小姐問:『你驚唔驚?你都有睇報紙o架啦!』我無驚喎。我記得他當時對着一部notebook電腦,就叫我講吓個古仔,我便開始講了。」這故事最終沒拍成電影,但卻埋下另一顆種子,隔了幾個月,他接到電話「問我有無興趣踢波?」他說周星馳有個古仔叫《少林足球》,想叫他一起編,結果他當然回去TVB辭職了。

■訪問期間巧遇Paco:「我們在《狼牙》合作過,很喜歡他的作品,阿強想當導演,我們會達成他這夢想的。」嘩,咁可以講定「多謝Paco」喇喎。

■「周星馳:『古語有云: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有甚麼分別?原來馮志強並不是一條鹹魚!』」星爺為馮志強小說《大樂師》寫推介,用了《少林足球》兩句經典對白。

參與電影

■《少林足球》

■《功夫2》沒有拍成,此為《功夫》。

■《長江7號》

星爺就像一個收集站

星爺的電影是怎進行創作的呢?「他喜歡單對單。一部電影有幾位編劇,我們每次都帶着東西來單獨跟他對話,再回去修改。當然大圍開會也是有的,他就像一個收集站,再過濾。」邵麗瓊當年問他驚唔驚周星馳,邵與周相熟都如此說,證明星爺工作時有嚇人脾氣,但馮志強正色的說:「但這麼久,我真係未見過,他從沒有對我怎樣。他相當尊重編劇,事實上,我認識的電影人,越成功的人越尊重創作。」
《少林足球》後,馮志強又參與過《功夫2》及《長江7號》的編劇工作。香港觀眾大都不喜歡後者,不少影評認為周星馳向大陸市場靠攏,放棄港式風格和香港觀眾,馮維護周說:「我理解(觀眾不喜歡),但他始終要向前踏一步試新嘢。」至於沒有拍成的《功夫2》,原來曾帶到康城,向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國際電影巨頭sell戲,這一幕本身已是一場絕頂好戲,「05年,我們正在度《功夫》續集,周生帶我們去康城巡迴宣傳,這是我第一次見識怎樣向荷李活電影公司sell橋。Present前一日,周生突然說:『強,聽日由你講。』我心諗,周生英文比我好得多,怎麼要我去講?到present時,大家先坐在長枱前吃午飯,循例寒暄了45分鐘,周生就叫我:『開始講吧!』我開始講故事,才明白為何由我講,因為他施展渾身解數,把戲都演了出來!當中設計了一些動作場面,他又會示範。我記得肥仔聰及好些演員都在場,大家各有職份,有時插把嘴演幾句,有時夾個動作,哥倫比亞公司幾個巨頭看得眉飛色舞!」這電影展開了前期製作才決定停拍,馮志強說他也不明原因,這在電影圈中是家常便飯。

■《大樂師》$78(紅門)賣晒港鐵、報紙廣告,還找來周星馳等推薦。

Sell橋有很多方法

談到賣橋賣古仔,馮志強跟其他電影人一樣,都由失敗中學習。97年加入TVB做編劇,「最初其實是做傳遞,當年未流行用電郵,大家都用手寫,我記得編審叫我星期六去青衣他家樓下等,結果等了三個鐘,待他把劇本寫好我就帶回去。」之後開始有機會寫集體創作,一班編劇先與編審開會,才跟上層sell橋,「我主要跟司徒錦源、邵麗瓊這兩位學習。我開始時常被司徒錦源鬧,有一次,大家把下一集故事度好了,然後他叫我入房sell畀上層,我記得自己講得好差,結果自然唔批了。」其實內容沒有問題?稍稍改改,講得好一點就會過吧?「對,其實與內容好壞無關。但sell橋也有很多種方法,有時是一個人講,有時是兩個人互補,有時是一班人,也有時是在老闆面前鬧交──我們試過在阿杜(杜琪峯)面前sell橋,講講吓兩個自己吵起來,你話我這樣不好,我又話你這樣不對,結果阿杜話:『都唔係差啫!』」
今日馮志強深諳sales之道,談到TVB3年編劇生涯,他談到了《創世紀》,對,早前在網上廣泛流傳,由許文彪口中聲討地產商那段經典對白:「我唔係無試過,我試過安份守己,賺那一萬幾千,但出面那班人,他們懂建築懂起樓咩?他們只是拿少少錢出來,炒起個樓市,這叫公平嗎?」就是出於他手,「我在TVB3年,《創世紀》就佔了2年,那一段對白出現在第48集。平時我們一組5個人合寫,各寫一些分場,但邵小姐提出40-50集,讓我們一人寫一集,這是給年輕編劇發揮機會。通常一集有36場戲,但這一集由我寫,present時只有30場戲,當時被問到,因年少氣盛,我就說:『羅嘉良陳錦鴻二人數恩怨喎!』平常一場戲兩三頁,但呢場戲起碼十頁紙啦!」結果他回去寫呀寫,都只寫到五頁,「寫下來才發現還是不夠,但自己吹到咁大,惟有想辦法,於是我就想,不如由打架開始,二人先推撞,再回顧所有往事,又借許文彪之口借題發揮一下─用小市民角度講心聲。因為當年我約大學同學食飯,幾個人都同我講買咗樓,唔可以出來食!」

■《創世紀》48集許文彪大鬧地產商,十多年後網上大熱,其實是香港悲歌。

■到意大利烏甸尼遠東電影節,《報應》是閉幕電影,與羅永昌一同接受訪問。

■《文雀》拍攝現場。

■中學時,參加校內小說創作比賽,得到冠軍。

我是要當導演才去學編劇!

馮志強在近作《報應》中,把黃秋生演的地產商又描寫成只顧利益,用非一般手法收地,以為他深感小市民被地產商迫害,有話想說,但其實他不是那麼社會性,「《報應》的地產佬角色,只是由於要寫有錢佬,咁香港有錢人做乜生意?咪大都做地產!難不成我寫他是畫漫畫?」這就不對了,如今香港漫畫家見報,都是由於炒樓成功,而非漫畫傑出,真可悲。馮志強說他沒有物業,還沒結婚,寫稿喜歡跑到茶餐廳。寫好要開拍,他又喜歡跟現場,「趕我都唔走!一來導演會有問題找我,二來自己想做導演。」其實他是把自己都投資在電影上,「這兩年我手上有十數個劇本,我講明是電影公司要找我當導演才會賣。」朋友勸他把劇本全部賣掉,足夠買一層樓,但他擰擰頭說不。
他的夢想,一直是當導演,「我是因為要當導演才去學編劇的!」要當導演,難吧?「我見過當得成新導演的只有三種途徑,一是你好有錢,自己投資;二,是你找到明星肯畀期,老闆一計數會話抵;三是你有個好故事,sell到畀老闆、演員。第三種很少,唔知有無10%!但我到處去找人傾,例如許冠文就說:『你有好古仔,一鋪就夠了!』我只有走這條路。」近目標了嗎?「同時進行的有好幾個,相信不久後就會動工了。」其中一個計劃是出版的小說《大樂師》,故事既是綁架案,又是音樂片,但本質其實是荷李活式愛情片,「人人都說香港無好古仔,不如學荷李活改編小說啦,但我堅持自己要寫要拍,就做原創故事。既然原創咁艱難,不如出一本小說先。」聞說這小說本已決定開拍電影,但因明星檔期不合,所以先出小說,再做電影,「這小說中有很多音樂場面,需要籌備,我希望明年暑假能開拍吧。」

■《每當變幻時》是馮暫時最滿意的作品。

■與羅永昌稔熟,此為近作《報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