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NEWS報道》
消息透露,港交所(388)擬於7月就旗下結算所基金改革,進行業界諮詢,初步計劃把現貨、期貨及期權三個基金合併,再針對現貨為主的香港結算保證基金金額較細的問題,要求經紀根據本身規模按比例供款,以擴大基金規模,符合市場實際需要。 記者:高淑嫻
須知道,港交所今年3月起延長交易時間,經紀行成本已增加,但港股交投並沒有相應提高,已令到不少本地經紀行怨聲載道,若港交所再建議提高保證基金的供款,經紀們將要多一項額外開支,成本進一步增加;雖則建議有助防範類似雷曼兄弟爆煲所引發的市場風險,但可以預期,今次諮詢在所難免引發另一輪反對聲音。
下月諮詢業界勢反對
據了解,港交所經過一年研究,才提出今次改革諮詢,觸發點是08年雷曼爆煲。當年證監會向雷曼發出限制通知,禁止雷曼進行交收,導致香港中央結算須於十分緊張的信貸市場填補一個為數25億元的資金缺口,因而蒙受虧損1.6億元,有關資金最終由結算所基金旗下香港結算保證基金轉撥到結算所。
根據港交所年報,結算所基金去年底有26.19億元,其中,針對現貨市場的香港結算保證基金只有2.24億元,以目前港股每日平均成交逾600億元而言,可謂不成比例;事實上,基金成立至今接近廿年,實在有改革需要。
市場消息透露,港交所提出的諮詢涉及多項改革建議,初步建議把現貨、期貨及期權3個基金合併;另由於涉及現貨市場的香港結算保證基金規模太小,港交所建議經紀按自己的成交或持倉,乘以一個百分比來供款,換言之,A、B組經紀將支付較多供款,C組經紀供款較少。
現貨期貨期權基金合併
港交所、證監會及金管局近月不斷就基金應該增至多大規模進行磋商,據悉已有共識,經紀供款至某一水平可能暫停,但不代表再無責任,若果將來有證券行爆煲,基金又不足以應付,建議先由港交所向銀行貸款墊支,度過難關,之後再向經紀收回款項。
但據了解,未必所有經紀的供款都會大幅增加,由於港交所建議把三個基金合併,而期貨及期權基金的孖展按金及保證金的計算方法可能有變,同時經營現貨、期貨及期權的券商,他們的供款及按金支出,部份有機會互相抵銷。可是,改革始終涉及券商增加開支,勢必引來市場一輪激烈討論。
結算所基金改革計劃
.合併現貨、期貨及期權三個基金
.擴大保證基金規模
.A、B組經紀支付較多供款,C組相對較少
小知識:若業界失責 基金作賠償
結算所基金的供款,主要來自市場參與者,當有參與者失責,而失責者的基金供款不足以抵償損失,不足之數便要從其他參與者的供款中扣除,其他參與者亦有責任向基金填補所需款項;而基金只供結算所動用。
據悉,結算所因雷曼爆煲而錄得1.6億元虧損,雖然資金由結算所基金旗下香港結算保證基金撥付,但這筆資金來自結算所原先撥款及投資收益,未動用參與者的供款部份,故港交所至今亦沒有要求參與者增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