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尋死意圖用戶自動轉介撒瑪利亞會搜訊息防自殺fb做救星

有尋死意圖用戶自動轉介撒瑪利亞會
搜訊息防自殺fb做救星

【本報訊】年輕人透過網絡世界傳達尋死訊息普遍,社交網站facebook本月中起透過內部搜尋,直接將疑有自殺傾向用戶的電郵,轉交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跟進,不出兩周已轉介一個案,並成功阻截一名情困facebook香港用戶尋死。
記者:盧文烈、張文傑

香港青少年自殺數字持續攀升,去年有27名10至19歲青少年自殺死亡,自殺率較05年激增59%,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是亞洲首個與facebook達成合作協議的防止自殺機構,目前只有英國、愛爾蘭、挪威及美國有類似合作計劃,防止自殺會主席黃祐榮昨表示,該會於本年4月在警方科技罪案組協助下,與facebook美國總部達成協議。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社工香慕茵(右)表示,自殺個案趨年輕化,應及早正視。黃耀興攝

facebook有搜尋隊

由本月13日起,facebook會透過內部搜尋以及用戶的舉報,主動將防止自殺會的資訊,發放給懷疑有自殺困擾的用戶及自殺群組成員。
防止自殺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副主任何永雄透露,facebook總部向他表示,日後會主動刪除facebook內的所有自殺群組,並直接把疑有自殺傾向的用戶,轉介該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跟進,但基於私隱,facebook只會提供用戶電郵,用戶其他個人資料及尋死原因一概不會提供。
何永雄說已接獲一宗轉介個案,中心與該用戶取得聯絡,初步獲正面回應。他說,由於現時雙方仍處於建立信任關係階段,因此未知對方年齡及性別,初步得悉對方受感情困擾,自殺危機是低至中度,中心已即時提供情緒支援及輔導,對方也願意繼續與中心溝通。
facebook有一隊人負責搜尋,部份人母語是廣東話,但何永雄說,由於美國與香港文化有異,因此兩地使用的搜尋字眼略有不同,facebook方面最初主要使用「想死」、「手」等字眼搜尋,但根據經驗,「永別」、「生無可戀」等字眼均有助搜尋自殺高危一族,故已向facebook提出建議,日後網上若有新字詞代表尋死,該會會再向facebook通風報信。
防止自殺會數字顯示,去年死因裁判法庭報告共有994宗自殺死亡個案,自殺率是14.03,即每10萬人有14.03人自殺死亡,較09年減少21宗。值得關注是青少年自殺問題有惡化迹象,去年有27名10至19歲青少年自殺死亡,較前年多兩人,自殺率是3.44,即每10萬青少年有3.44人自殺,較08年的2.78及05年的2.18,上升24%及59%。

最年輕自殺者6歲

自殺危機處理中心去年處理1,398宗個案,中心主任香慕茵說,自殺個案漸趨年輕化,個案年齡最小僅6歲,該會兩個月前經警方協助,成功與一個有自殺危機的家庭聯絡,該家庭最初有三名成員,父親自殺身亡後,妻子出現自殺念頭割脈,而其8歲大兒子也變得對與自殺有關的資訊產生興趣,曾問母親自殺後會否與父親重聚。該會除了與facebook合作,08年起推出網蹤人計劃,在網上接觸有自殺傾向青年,去年9月建立新網站自殺、自療、互助社,讓社工在聊天室與青少年對談。

防止自殺 求助有門

24小時求助熱線:23892222
自殺危機諮詢電話:23191177
自殺、自療、互助舍網址: http://www.help4suicide.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