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港股走勢風起雲湧,大幅波動。自6月份開始壞消息接踵而來,令到恒指連跌三周。直至上周初,指數於21500點水平本已有初步見底迹象。到上周四聯儲局議息後,市場對議息後聲明的理解仍覺是利淡,港股亦借內銀解禁股的消息,推低大市。當晚美股初段再大跌230點,皆因國際能源機構動用6000萬桶石油儲備供應市場,令油價急挫,拖累商品價格全面下跌。
上周五港股走勢更奇妙,突然爆出中國移動(941)與蘋果電腦將有合作的消息,以及溫總指出通脹將降溫,雙管齊下,港股即時大挾淡倉,升逾400點。
近期的市況確實是消息主導,一如筆者早前指出,技術分析絕對派不上用場,若以上周四的圖表形態分析,根本只會看淡而不會看上周五大升。
油價升跌 七成屬炒作
過去一周發生的事情,若仔細分析,便會發現很多巧合。首先,內銀股在月初以地方政府貸款及不良貸款比率上升等因素而壓至低位後,便適時引起解禁股憂慮,因而引發內銀股投資者恐慌。
然而,解禁股之影響,一早已存在,買得內銀股一早已預咗,每次股價一處於低位就會攞出來講。接着議息後伯南克冇再提QE3,大家驚QE2完結後無以為繼,這又是已事先張揚的利淡因素,市場亦一早已預計,根本無甚特別。
到大市急跌完之後,國際能源機構立刻「做嘢」,遲唔會遲,早唔會早,以石油儲備推低油價,即時令一切改變。筆者一直不認同油價是基本因素主導,根本是七成炒作,三成實質需求。要控制通脹不難,趕走投機、炒作、造市的資金便可,情況跟2008年一樣。油價大跌,溫總即時話通脹會跌,似乎是早悉先機,互相配合,A股亦早一日偷步先升,接着再大升,兩日升回三個星期的跌幅……。一切的安排實在巧合與巧妙。
沈振盈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