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表明,將於今年6月底如期結束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QE2)。QE2完結後,市場的流動性勢將大減,這對於經濟及投資市場有何影響?投資者又應如何部署「後QE2時代」?
去年8月,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宣佈繼續以非常手段刺激經濟,做法是再次大手購入債券(規模達到6000億美元),以增加市場的流動資金。QE2成功穩住了消費者信心及就業市場,因此當QE2結束在即,市場自然憂慮失去靠山。
QE2完結經濟放緩
QE2一直擔當轉化劑的角色,協助美國經濟由政府主導轉化為以市場來維持自我增長。自從美國經濟復蘇以來,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步伐一直處於2.2%左右。市場相信一旦QE2完結,經濟亦不會大幅下滑,而是緩緩而行,GDP可望維持於2%至3%增長。
在後QE2時代,通脹情況何去何從,亦是投資者極為關心的話題。今年以來美國通脹確是有上升迹象,但幅度卻非常溫和,與新興市場的火熱程度大相逕庭。
投資市場方面,有分析指一旦聯儲局撤離債券市場,債價將會下挫,從而令孳息大幅抽升。然而任何資產價格的上落,均由供求釐定。事實上,隨着美國人口老化、退休人士大增,對於美國國債等穩健的投資工具,需求只會有增無減。而固定資產市場的規模,由2006年的1.76萬億美元大幅降至今年的8880億美元。既然供求關係緊張,美債孳息何以大升?料及至年底,十年期美債僅升至3.75厘。
美債孳息難大升
然這是否代表股災會來臨?QE2完結,並沒有改變我們對股市的樂觀看法,因為美國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已日益改善,盈利增長亦不俗(見圖),是以長期而言,股市將會跑贏債市,當中以擁有高質素、強勁現金流的跨國美資公司,前景最為看俏。
總括而言,在後QE2時代,美國經濟雖難以大幅反彈,但可望保持溫和復蘇,投資者不用特別悲觀,更可利用市場低位捕捉投資機遇。
短期來說,市場很大機會表現風高浪急,無論債券或股票,及不同行業與國家都要小心挑選。
BLACKROCK貝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