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顯一哥本色,中美政治巨頭近日各自在歐亞發功。在東方,先有美國打着《美菲共同防禦條約》旗幟,明正言順武裝菲律賓以「對抗中國」,對於美菲「合奏」,中國不甘示弱,指南海一些國家正在「玩火」,美國不要「引火上身」。在西方,正展開歐洲行的中國總理溫家寶,續打經濟牌拉攏美國的盟友英國,並揚言續支持歐元與歐債,圖淡化歐債恐慌症。
挾着世界工廠、美國國債最大債主、歐債大買家之名,中國強勢崛起之態盡顯,中國熱亦因而升溫,中國領導人的一言一行與重要經濟數據,亦令金融市場易起波瀾。
中國在全球政經影響力日增,但小民想分享的,是請大家勿再陶醉於中國正處於大國威勢,而對於由美國引發的民企財務造假恐懼症掉以輕心。
民企恐懼症 勿掉以輕心
小民日前出席一個基金界聚會,美國整頓中國企業財務造假為當日的話題之一,有基金經理認為渾水研究(MuddyWatersResearch)有渾水摸魚之嫌,因為渾水對嘉漢林業(SinoForest)發出研究報告,指其財務數據涉嫌誇大,同時又沽空嘉漢林業,大賺巨款,屬利益衝突。不過,亦有基金經理指,確有中國企業財務數據造假,並非個別公司問題。
中國企業財務造假看似只是經濟事宜,不過,小民認為事件牽涉國策,中央應重視。小民此言非誇張,就以中國林業為例,過去10年在放寬管制過程中,中國大片的松樹、楊樹、冷杉、橡樹和樺樹林地落入私人企業家手中,林業資產由地方政府轉至民企的交易,過程常欠透明度。
其實,林業與石油等資產一樣,需要有系統發展,否則,過度開伐將令生態變得不平衡,後果不能小覷。中國林業被私有化過程透明度有多高?首先,在中國國家林業局網站既看不到相關訊息,就連林業產值數據,多年來亦未見更新,不過,最令人摸不着頭腦的是,林業局最近下達2011年森林資源監測等指令性生產任務的通知,以及全國林業信息化發展「十二.五」規劃,亦未有提供林業最新數據。難怪,被指賬目有問題而於今年1月起停牌的中國森林(930),其招股書中亦只能提供05年的數據。
滯後數據本已令有心人容易渾水摸魚,政策追不上時代,更易傷投資信心,例如H股股息稅的舊政策,就是中港的雙重稅制發生衝突,要醫好民企造假恐懼症,非要建立投資信心不可。看來,中國不能只顧在政治舞台的表現,經濟政策亦要全面追上時代,免得造成後欄着火。
郭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