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心直說:溫總是死撐還是示威? - 胡孟青

青心直說:溫總是死撐還是示威? - 胡孟青

以為上周五港股升逾400點,就代表股市見底,重拾升軌,絕對是錯。無錯,港股估值低,但不明朗因素足以抵銷入市意欲。況且以目前環境,亦絕對欠缺一個板塊,足以令投資者有決心去付鈔以行動投下信心的一票。
全球金融市場並非沒有投資主題,因應經濟會再步入衰退的憂慮升溫,以及來自美、歐、中的不明朗因素,避險正正是市場投資主題。截至上周三為止的一星期,投資美國高息債券為主的互惠基金,錄得歷來最大金額的資金淨外流,涉及34億美元。
觀乎美債的表現,情況更加有趣。資金已經一面倒流入美債避險,以兩年及五年期美國國債息率為例,息率已分別跌至0.34厘及1.38厘,較美國最新扣除食品及能源的1.5%核心通脹還要低,換言之,市場已開始反映稍後面對的經濟問題是可能再度步入通縮。

資金追捧極短期美債

其實美債的表現並非有趣,而是帶出憂慮所在。美元資產仍然是風險避風塘,可能是來自高風險投資及股市的資金外流,近日大量資金泊入極短期美債。原來三個月期美國國債息率已經跌至零,至於一個月美債息率,上周五已跌至-0.005厘,即係代表投資者寧願向美國財長蓋特納繳交保護費,將資金停泊,亦不願意再胡亂尋求回報。
眼見近期硬着陸言論充斥,溫家寶於《金融時報》撰文,力陳中國經濟完全沒有問題。總理文章,擺明係死撐博以壯行色,最大訊息有三,包括中國既可控制通脹亦可維持經濟高增長,年初憂慮的通脹問題已經受控,及最後表述中國4萬億元人民幣刺激經濟計劃其實惠及全球,請尊重新興市場的增長模式。
這篇明顯是給外國人看的示威式文章,在預期中國經濟軟、硬着陸爭議聲中,究竟還有甚麼問題,容後再討論。

胡孟青
作者為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