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達3小時的技術分析小組會議後,來自各洲的導師(技術小組成員)也對是次世盃女足賽事有更深的認知。我也在會上報告了3支亞洲隊的情況,也了解到其他洲球隊的最新動向,我們的關注點不在有多辛苦,而是能看多少球隊多少場比賽!
由於德國希望將是次女足的賽事帶到更多的城市及小鎮,讓各地方能看到不同球隊比賽,所以這一屆的賽事安排,與之前的世界盃有很大差別。賽會一共編排了9個比賽城市球場,剛是第一圈的賽事,每一支球隊已經走了3個賽場,同組同一天的賽事會在兩個不同賽場進行,這與往常同一組的球隊留守在同一比賽城市大大不同。第一,各支球隊需要在每一場比賽後轉換城市賽區,對場地不能熟習,雖然兩場比賽中間有3天的休息,但也很疲倦。第二,不能看到同組的隊伍的比賽。
首圈睇足11隊
而我們技術小組也有着同樣的命運──我們分成4個2人組,每組穿梭於兩個賽區,而是次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火車,不是往常的飛機。想想提着大皮喼往火車站跑,約兩天一次,多疲累,也大大削減了我們專注工作的時間。但往好處想想──剛是第一圈賽事我已經能看到11支隊伍比賽,更能看到兩個城市的風土呢!不是更好嗎?
我已經到達了第一站城市辛斯海姆(Sinsheim),這裏與總部法蘭克福有很大差別,較小鎮風味,只是未能感受到很濃的世界盃氣味,或許還在等待今天這裏尼日利亞對法國的賽事的展開,去帶動整個世盃熱潮。
A組死亡之組,每場比賽都十分緊張,首場比賽的結果足以影響到是否能晉身第2圈賽事,我也十分期待,聽說這場比賽門票已售罄,球場大約坐滿3萬多人。看完尼日利亞對法國比賽後,我馬上要趕到另一個賽區城市波琴(Bochum),為明天日本對新西蘭的賽事作分析!
這裏的天氣很舒服,我還感到「冷」,太陽每天都在晚上10時後才下山很特別。
文:陳淑芝
國際足協技術委員(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