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僭建,無聊的話題,有什麼好嚕囌?
文學藝術裏的僭建不一樣。高鶚續紅樓夢和李安拍色戒,在僭建之中,成績都不壞。
然而要選創作的最佳僭建品,我會選一九六八年的電影「殉情記」──不錯,就是奧莉花荷西演的那個版本──讓演員唸莎劇原文,奧莉花荷西才十六歲,清麗如仙,美得令人一瞥而垂淚,再顧而心碎。
「羅蜜歐與朱麗葉」公認的小高潮,是第一幕第五景,一對男女主角邂逅而初吻。電影裏有一場化裝舞會。導演是意大利人,這場戲的色彩美艷:十六世紀維隆那的古堡,羅馬風格隔代的殘餘,又在黑暗時代,舞會的來賓,穿的什麼衣服,如何突出朱麗葉之清秀,西方電影最早的美術指導、服裝設計、音樂和攝影的組合,才是真正的經典。
舞會裏一個少年獨唱:「年輕是什麼」(WhatIsaYouth)──年輕是什麼?魯莽的燄火。少女是什麼?冰雪和慾望。這首插曲,為原文所無,僭建在此處,歌詞風格與莎劇手筆,雖明顯不同,但因為有音樂的包裝,僭建得剛剛好。
原曲本來叫「我們的時光」(ATimeforUs),是電影主題曲,因為「殉情記」,紅遍了七十年代的大西洋兩岸,連韋伯的「歌聲魅影」也引用了一段,向先驅致敬。
香港的永安百貨公司:當年做電視廣告,也把這段樂曲盜了版,配以很蹩腳的歌詞:WingOnisyoung,WingOnisold,叫人看了大嘆OMG。
所以一個社會有品味,僭建物會自成篇章。一個民族自甘惡俗,凡僭建必醜陋。如果有人從崇優尚美的角度,編一冊「創作僭建全書」,那麼電影「殉情記」這場僭建,即莎士比亞再生,也會欣賞。
電影捧紅了奧莉花荷西。後來她嫁了日本人,成為東瀛偶像,今日她步入中年,瘦了,風采不減。男主角李安納韋定,今天脹成了肥佬。玫瑰會綻放,然後又凋零。不朽的仙樂,在夜風裏,在蒼穹下,絃悲欲絕,不忍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