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替補機制的含糊與混亂之處越揭越多,當局昨天自揭,若兩張落敗候選人的得票相同,當局會以抽籤決定誰是首名「替死鬼」,做法相當兒戲。同時,當局也未有規定頂替名單的得票下限,換言之原本落敗的候選人就算得票極低,也可以透過替補機制晉身議會。
替補人得票無下限
昨天有議員問林瑞麟,若兩張落敗候選人名單得票相同,當局如何定奪誰有出線權?林瑞麟表明當局會以抽籤定奪。至於頂替名單是否需得到某個比率的得票,林瑞麟稱沒有設限,並以2008年立法會直選為例,硬稱多個地區選舉的落敗人得票極高,「都有萬幾二萬張票」。
建制派議員要求若議員因死亡或病重而令議席出缺,當局應舉行補選而非替補,林瑞麟坦承曾考慮是否豁免,但認為有難度,「死,係無人想死;病,亦無人控制到」,繼而稱:「但有啲人唔係病又話係病,咁點樣處理?」暗示有議員可能借病辭職,以同一制度處理議席出缺在法律上較為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