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突然為菲律賓撐腰,又提供軍火,無非是藉介入南海,來增加美國在亞太區存在的價值和影響力,並趁機向東南亞國家兜售武器,使美國成為南海爭端的最大得益人。
1951年的《美菲協防條約》旨在針對蘇聯,但隨着蘇聯在1991年解體,菲律賓逼美國從蘇碧灣(SubicBay)和克拉克(Clark)基地撤走,美菲軍事聯盟基本上名存實亡,令雙邊關係惡化,菲律賓軍力大幅下降,直至911襲擊扭轉這局面,令兩軍聯盟恢復過來。
挑起東盟恐懼
隨着美軍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美國開始聚焦亞洲,只有借挑起東盟對中國要染指整個南海的恐懼,才能使東盟靠攏美國的核子傘下,因此美國不斷宣稱在南海自由通航合乎美國和東盟的利益,明示暗示美國力撐越南和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放膽跟中國對着幹。
美國一邊跟越菲舉行聯合軍演,向中國示警,另一邊也藉此向兩國推銷軍火,因為國防部把今個財政年度的美國出口軍售目標訂為4,610億美元(約3.6萬億港元),比去年增加50%。只要南海局勢緊張,有利向東南亞推銷武器,而向菲律賓提供戰力媲美護衞艦的「漢密爾頓級」巡防艦,旨在起一石二鳥作用,既有錢收,亦可提升打手的軍事實力來箝制中國。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