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統計處最新數字顯示,打工仔今年3月的工資較去年同期上升4.9%,若把非固定花紅及超時工作津貼也計入薪酬,薪金總額更激增7.2%,至少創近六年新高。但持續上升的通脹不斷蠶食員工實際收入,扣除通脹率後,僱員實際工資僅較去年同期微升2%,總薪酬僅上升3.2%。
工資率包括基本工資及經常性花紅和津貼,統計處調查發現,去年3月有約63%公司的工資較去年同期上升,平均增幅4.9%,扣除通脹後則有0.2%升幅。各行業中以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加薪最理想,扣除通脹後仍獲1.7%實際加幅,而製造、運輸、地產租賃及管理、個人服務業,則出現薪金負增長。
升幅創05年以來新高
統計處也比較了員工薪酬總額的變化,即連員工的非固定花紅及超時工作津貼一併計算。結果發現,今年3月的就業人士平均薪金指數較去年同期激增7.2%,部份行業更出現雙位數增幅,以金融及保險活動業最標青,薪金增16.5%;進出口貿易及批發也有10%升幅。不過,在通脹因素影響下,僱員收入大打折扣,今年3月實際薪酬增幅平均只得3.2%。
《工資及薪金總額按季統計報告》顯示,3月份名義工資指數及名義薪金指數的按年升幅,至少創下05年以來的新高。職工盟統籌幹事蒙兆達表示,上月份通脹已超過5%,估計年底前會升到7至8%,若平均工資只增加4.9%,等同薪金負增長,打工仔購買力只會不斷下降。他認為,企業今年最少加薪7%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