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往台北機場的計程車上,本來想眠一眠,一時好奇,想搞清楚一個小疑團,就問司機,從故宮去機場快還是從台北市區去機場快?
司機先生說,都差不多,然後,車廂的沈默,彷彿讓他憋了很久,經不起這一問,他就豁了出來,想把一整天要說的話都說完似的,開始了一場答問會。
他說故宮是在陽明山那邊,而現在看到的園山飯店在陽明山這邊,見我只哦的一聲,沒甚麼反應,便問,你知道陽明山為甚麼叫陽明山?我說,是紀念王陽明吧。然後鍋就彷彿給炸開來了。他說,一般台灣人特別是年輕一輩,都只上陽明山吃喝賞花看景,連誰是王陽明都不曉得,倒是日本人識貨,把這位全能哲人捧得高高的。
我不小心搭了個嘴,是啊,是全才啊,又會打仗,但不見得一般日本人也曉得陽明先生的名字吧。
這下不得了,先生立時精神大振,跟我說起王守仁心學來。然後一輪千年一嘆:這甚麼世道啊,中國人都不捧中國人,我的孩子都不喝茶只喝咖啡(下刪一千字)。
原以為台灣司機最愛話題是國民黨與民進黨,我相信終身就此一回,一個的士司機對我講陽明知行合一天理就是人欲的學問。
這位老先生可能不只長久困在車廂裏有點寂寞,可能還承受着語言與思維的孤獨。平常一定少有人跟他聊到他的偶像,他所看過的書,他愛喝的茶。
可惜我不是歸人,只是個過客,那碎碎念的對話,是巧合美麗的交會。早知臨走時對這位先生說,如果你覺得孤獨,可以上網去,建立一個陽明討論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