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為我行不改姓坐不改名,在微博掛的賬號平平無奇,所以特別羨慕別人的曲線玲瓏波濤洶湧─據說平胸女對大波女也是這樣的心理,張愛玲筆下頻頻出現奇峰突出的描寫就是文學界實例。平頭整面行走江湖的路客,不叫阿貓便叫阿狗,碰上一個喚作「豬也憐儂」的奇人異士,能不石破天驚嗎?這名字典出《石頭記》花也憐儂眉批本,學問夠深的,市面上比甲戌脂批和列藏本更罕見,我那時唸柏克萊加大從圖書館借到一冊,續期又續期,大半年還捨不得還。想不到落在具創意和camp觸覺的人手中,易一字諧謔橫生,「連豬都可憐你」,可見蠢得多麼交關─最近港府福利署不是聯同福音戰士開辦莫名其妙的「拗直治療班」嗎,可惜錯過了開張大吉的好日子,否則把這四字借過來,請蔡瀾先生大筆一揮,送去當賀禮還真天衣無縫呢,針對的不但是亂用公帑的領導人,也是登門哀求「撥亂反正」的苦海孤雛。
暫時尚未見有人用「約翰憐儂」作名號,我正在考慮要不要搶先登記─不過大概沒有人會和我爭,網上半桶水的假洋鬼子本來就少,認識披頭四的老餅更少,真用來做招牌,懂得笑的可能根本沒有。倒是有位「先禮後彬」,似乎與「豬也憐儂」是天生應該結拜的兄弟,我可以想像他們打躬作揖的和諧場面,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看,老人家那鋪媒人癮又發作了!要是有那麼一天,理所當然的見證人不會不是「空手來─牽手去」,他或她只要一站起身,什麼都不必說,幸福感便排山倒海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