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隨時增油價波動IEA舉動 被指助美推QE3

供應隨時增油價波動
IEA舉動 被指助美推QE3

【本報綜合報道】國際能源機構(IEA)周四突然宣佈向市場釋放6000萬桶儲備石油,令國際油價應聲下挫,紐約期油價格周四一度跌6%,倫敦布蘭特期油價格更跌逾7%,創今年2月以來新低。不過,經過一晚時間,市場已暫消化IEA這個「政治」決定,不過,油價走勢仍反覆,紐約期油曾升見92美元,其後於90美元水平徘徊。

IEA總裁田中伸男昨接受訪問時,煞有介事地說:「看門狗有時也會咬人。」暗示IEA雖然代表石油消費國家,但有需要時亦會主動出擊,發揮穩定石油市場的作用。他重申IEA已準備好在任何時刻採取行動,若有必要將繼續釋出油儲。

大行調低油價預測

油價周四大跌後,不少大行都對油價預期作出調整,其中高盛指IEA此舉可能令布蘭特期油價格每桶急跌10至12美元;摩通亦將第三季布蘭特期油預測,由每桶130美元下調至100美元。但亦有分析員指IEA釋出油儲對油價的打擊未算最大,反而沙地增產並將之以低於市價賣給亞洲國家,才是油價上升的真正阻力。
有分析指出,IEA此舉其實是政治決定。據估計,IEA釋出6000萬桶儲備,僅夠全球現時每日用量使用16小時,根本不能大力地影響供求,加上油價近期回落以及石油供應其實並不緊絀,似是擺姿態多於實質意義。
IEA原本作為石油消費國的代表組織,現時卻有意向石油供應國家代表組織油組(OECD)宣戰,報復油組拒絕增產的決定。EnergyManagementInstitute分析師DominickChirichella表示,IEA試圖扮演石油界央行的角色;亦有指IEA此舉明顯違背了戰略儲備是用於應付供應緊急中斷的初衷。事實上,IEA對上兩次釋出儲備,正值海灣戰爭及颶風卡特里娜襲美國時期,與今次背景有天壤之別。

商會轟政府釋放儲備

有陰謀論則認為,IEA此舉純粹是全球最大石油消費國美國在背後發功所致。由於油價直接影響通脹,一旦油價大跌必然令美國的核心通脹下跌,為美國聯儲局定下的通脹目標清除障礙,令新一輪量化寬鬆措施(QE3)能出師有名。CNBC分析更直指,釋放石油儲備根本就等於「石油版本QE3」。美國商會已開腔炮轟政府釋放石油儲備的做法,認為此舉根本是「高油價對施政不利」而作出的不明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