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死因庭續審沙田圓洲角公園旁單車徑塌樹奪命案。兩名康文署職員前日說,事發前巡查並無發現塌樹有問題。但首名專家證人昨供稱,塌樹有明顯樹窿,用大範圍目視法應該可以看見,如果是他會行近仔細檢查。而塌樹表面有裂痕、樹皮顏色不一等「身體語言」,可知該樹木或有倒塌危機。
去年6月14日事發後替康文署撰寫專家報告的專家證人JulianDunster教授稱,塌樹有一個明顯樹窿,其中一面樹幹有不明的鋸口,兩個傷口會令微生物入侵,並造成腐壞。該樹本身生長有問題,潛在倒塌危機較高,該樹樹幹長有黑色長裂痕,樹皮顏色亦不一致。他說雖然有樹葉遮擋,但該樹窿明顯,以大範圍的目視法足以看到。
法醫:或頭撞地致命
死因裁判官問發展局綠化辦總監伍芷筠,有關康文署職員騎單車檢視樹木的方法,她說可將單車作巡樹時的交通工具,但應上落車檢視樹木,又認為步行巡查始終較準確。她指出,外國有人駕車檢視大樹群,但是一人駕車、另一人檢視,方法亦只適用於初步評估。
此外,她不同意前線職員自行將樹木分類,至於有關職員只檢查1,370棵樹,卻上報7,534棵,紀錄並不準確,但她預期上級會監管員工有否報大數。被問到職員是否應專注驗樹,她同意依程序並填好表格就可以。
法醫潘偉明作供稱,根據死者蔡傑強(49歲)傷勢,不排除死者踩單車途中,頭左側被塌樹擊中,右則頭部撞擊地面致命。
案件編號:CCDI5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