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製造業瀕臨收縮滙豐PMI僅50.1 經濟恐硬着陸

內地製造業瀕臨收縮
滙豐PMI僅50.1 經濟恐硬着陸

【本報訊】6月份滙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50.1,逼近50以下的收縮水平,創下11個月最低水平,再度喚起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將要「硬着陸」的擔憂。同時,《經濟學人》昨發表特別報告,預期中國於2020年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系,但其增長速度將會放緩。
記者:周燕芬

滙豐昨日公佈的6月份滙豐製造業PMI,其中投入價格指數增速為52.1,降至11個月來最低;產出指數亦進一步滑落至11個月最低水平。業內人士表示,製造業PMI屢創新低,是中國緊縮政策效果的顯現。目前,製造業領域的擴張幾近停滯。
滙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分析,由於緊縮政策見效,且外需疲弱,總需求正在降溫;但6月通脹壓力有明顯緩和迹象。他認為,經濟增長只是適度放緩而非大幅減速,因此毋須擔心出招過多。

經濟學人料中國GDP放緩

中信銀行(998)中國業務首席經濟策略師廖群表示,美國經濟增長較預期緩慢,對中國出口有影響,由上半年的26%增速降至下半年的15%,因而減慢中國的經濟增長。廖群稱,美國今年內不會加息,中國加息速度亦會放慢。美國政府雖然不會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QE3),但會保持現有資產負債表,QE2回籠資金並會繼續買債,資金仍會流向香港等亞洲新興市場,不用擔心流動性會收縮。
《經濟學人》報道,中國共產黨即將於今年7月1日正式踏入90周年,管治班底需要面對中國多項挑戰,包括中國將於2020年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系,但其增長速度將會放緩;領導層一旦發現經濟增長放緩,他們很快變得躁動不安;國有企業將加強其在經濟體系中策略領域的操控,而政府將盡力保護他們免受外來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