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國際學校設有學校債券、資本費,大部份可轉讓或學生畢業時退還,但位於九龍塘的京斯敦國際學校(KingstonInternationalSchool)被指近日向幼稚園家長發「搶錢」通告,即將於2012/13年入讀該校小學的學生家長,需一次過繳交7.2萬元不能退還、不得轉讓的「學校發展費」,引來家長極度不滿,紛紛向教育局求助。有家長坦言,入讀該校的家長雖然非富則貴,但不代表可被校方「打開銀包俾人搶錢」。 記者:馮樂琳
校方通告指出,設立學校發展費的目的是提供小班教學、增添校園設施等用途,並讓學生可順利修畢幼稚園和小學課程,於是在2012/13學年起,新入學學生、升讀該校小一的幼稚園畢業生,都要繳交7.2萬元的學校發展費。
家長向教育局求助
據知不少家長已就事件向教育局九龍城區學校發展主任求助,希望局方介入事件。教育局昨回覆查詢時指,國際學校主要自負盈虧運作,個別學校會籌集資金作基建或發展用。局方一直要求辦學團體清楚交代有關理據、金額和具體安排,並須在收費前得到家長表明同意。校方在截稿前未有回應。
羅太兩名兒子分別就讀兩歲班和三歲班,大仔即將於明年升讀小學,是首批被「明搶」的家長,她說:「入學前計過負擔到先讀,突然收七萬幾蚊,兩個仔要十幾萬蚊,畀得起係一回事,條氣順唔順係另一回事,家好似打開銀包俾人搶錢。」
羅太有意為兩名兒子轉讀其他小學,但她說校方至今未公佈收費細節,未知何時要交費,她擔心交費留位前,如未能趕及收到其他國際學校通知是否取錄其兒子,屆時只能「焗住」給7.2萬元。
劉先生表示,校方要家長在今年12月前交款,否則學生需要離校,「我哋家已經無法轉校或者插班,惟有努力撲水,但係學校無解釋過點解要收錢」。劉先生曾向教育局投訴事件,對方只表示正處理事件,又指事情「係灰色地帶,無法子管」。
京斯敦國際學校是本港首間獲IB組織國際認可的幼稚園,自2001年起引入為3至12歲學生而設的國家文憑(小學項目),屬九龍塘區內出名的貴族學校之一,校方注重學生英語和普通話訓練為主導,名字雖為國際學校,但事實上學校外地生人數不足三成半,幼稚園學費每年學費高達8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