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潮流興美白牙齒,坊間有不少美容中心均有提供美齒服務,連團購網站也以優惠價吸引網民光顧。有女士在一間名為「亮齒坊」的美齒中心接受藍光美白牙齒服務,由普通職員「操刀」,事後雙唇腫如「孖膶腸」,醫生診斷為嚴重敏感及化學品燒傷,有牙醫質疑由非牙醫為客人美齒已違例,牙醫管理委員會正調查事件。
計劃到泰國旅遊的謝小姐趁出發前美白牙齒留倩影,她6月11日到雅蘭中心的亮齒坊美白牙齒,試做價198元。「職員將啲好似啫喱嘅藥水放入牙套,再放入我個口,跟住有盞藍光燈照住我啲牙廿分鐘」。其後再做一次,怎料出事。
亮齒坊未回應藥水物料
第二次療程期間,謝小姐感到牙齒及牙肉痠痛,嘴唇麻痹,職員指屬正常,完成療程後給她一杯牛奶,「佢話牛奶可紓緩不適,之後就游說我買20次療程,我見牙齒輕微變白,就用EPS一筆過畀咗3,688蚊買10次療程」。惟當晚她在睡夢中痛醒,照鏡驚見雙唇紅腫如「孖膶腸」,下唇佈滿水泡,即往急症室求診。「醫生發現我嘅情況好嚴重,話係受到化學藥品燒傷同嚴重敏感導致」。
謝小姐表示,醫生因無法得知她曾接受何種藥物及藍光療程,只能處方藥物給她紓緩不適,留院一晚後轉介她往口腔頜面外科及牙科跟進。一星期後,她發現牙肉發黑,牙醫指其牙床及牙肉受損,她已向消委會和牙醫管理委員會投訴,並向亮齒坊索償。
亮齒坊在網站及宣傳單張上聲稱,採用NWF美國納米美白因子配合納米藍光分解牙齒污迹及色素。記者假扮顧客查詢,職員指療程儀器在美國取得專利,「牙齒顧問」會在療程前為客人檢查牙齒,強調產品並非化學劑及漂牙劑,毋須牙科醫生主理。惟記者問及納米美白因子啫喱成份,以及是否等同漂牙,職員未有正面回答。
亮齒坊回覆本報表示,首次出現類似謝小姐的個案,正與專家顧問研究,並待謝交出醫療報告及證明跟進,惟該公司未有回應其藍光美白療程使用何種物料。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副教授朱振雄質疑以納米美白因子美白牙齒的方法。他懷疑上述個案或涉及處理不當。
非牙醫治療即無牌行醫
衞生署及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均表示,美白牙齒療程須由註冊牙醫提供,根據《牙醫註冊條例》第25條,任何人士虛假冒充作牙醫執業,屬違法行為。惟衞生署稱牙齒漂白劑不屬藥劑品,不受《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監管,現時本港並無特定法例管制激光、彩光及藍光等儀器的銷售及使用,而美容院及美齒中心也不受該署規管。
香港牙醫學會會長梁世民稱,美白牙齒屬牙科治療,「牙醫註冊條例列明,只能由註冊牙科醫生提供牙科服務,唔理佢用乜物料放喺啲牙度,只要唔係牙醫但進行牙科治療就係無牌行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