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胃割錯膽管 日婦併發亡

割胃割錯膽管 日婦併發亡

【本報訊】執業逾40年的外科專科醫生金振明(圖),涉於2006年為42歲日本籍胃癌女病人竹山洋子進行胃部局部切除手術時,未有作足夠而恰當檢查,錯誤切斷為肝臟供血的門靜脈和膽管,令病人手術失血達2000毫升,高出正常9倍,導致肝臟壞死,最終不治。醫務委員會昨裁定金振明專業失德,罰停牌1年,惟金振明已經退休。
病人竹山洋子06年9月發現患胃癌,同年10月2日因胃部不適及體重明顯下降,到港安醫院求醫。檢查期間,醫生發現其胃部末端出現潰瘍性增生,3日後由金振明操刀切除腫瘤。手術期間,病人腫瘤附近的膽管,以及為肝臟提供75%血液的門靜脈被切斷,病人失血達2000毫升,需接受五包輸血。手術翌日,病人情況急速惡化,尿液呈茶色,肝臟功能出問題,同月8日轉送瑪麗醫院,4日後肝壞死不治。死因研訊庭於08年已裁定竹山洋子非法被殺。

西醫專業失德停牌

專家證人中文大學醫學院上消化道外科主任吳國偉昨在醫務委員會聆訊上稱,有關手術失血量一般為200至300毫升,倘病人大量出血,醫生應設法找出原因及時治療,切除腫瘤時也應先確定位置,避免出錯。
他又指手術前一般會為病人作腹腔鏡檢查,確定癌症有否擴散,再決定治療方法,但金振明未有為病人照腹腔鏡。今次病人癌細胞已擴散至腹膜,腹腔也有積水,因此應採用較保守的化療及胃繞道手術,代替胃部切除手術。但他指,手術前病人病情相當嚴重,如未能得到治療,只能生存不多於1年。
辯方律師求情時稱,金振明1968年起執業,不曾涉及其他醫療事故或被投訴,09年退休,沒有重犯可能,同時也承認專業失德的指控,並就事件與病人家屬達成和解協議。
醫委會昨裁定金振明專業失德,停牌1年。醫委會在判詞中解釋,金未為病人進行腹腔鏡檢查,但當時腹腔鏡檢查非普及做法,認為金已為病人作恰當檢查,惟病人膽管及門靜脈被切斷是致命原因,情況相當罕見,明顯存在專業失德。醫委會主席麥列菲菲表示,雖然金振明已退休,但為保護市民以及維持公眾對醫生信心,必須作停牌處分,但考慮到金認罪,停牌期由18個月減至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