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走勢繼續反覆,但這也是意料中事,相信要完成轉倉活動,才會有明確方向。昨日指數高開後倒跌,氣氛看起來很弱,但跌幅卻集中在內銀股及地產股上,其他強勢股如水泥股、汽車股卻走強,由此可見市況雖弱,但資金仍是跟紅頂白,反映市場仍然有錢。
當然,目前的氣氛,強勢股也沒可能一口氣抽升,因為現在資金都是傾向投機味重一點,都是順勢而炒,按常理炒家玩T+2的策略,強勢股炒兩天也要先回氣。但這種不明朗的市況,寧待回吐買強勢股,或者買些防守性強的股份,也不應博大落後股份作出反彈。
地產股走弱,明顯是市場對居屋重建的擔憂。當然,居屋對樓價一定有心理影響,主因並非居屋價平,而是因為當年「八萬五」的陰影。事實上,政府即使重推居屋,也未必可以解決市民難以上車的結構性問題。
中產未必有能力上車
究其原因,曾班子將要換朝,沒理由在最後的一段日子搞大動作,令自己背上可能令樓市爆破的罪名。再者,即使重推居屋,但礙於居屋的定價模式,也未必可以真正幫助市民上車。
居屋本身的定價主要是與私人市場掛鈎,目前市區私樓樓價物業呎價動輒過萬元,新界區的也要七、八千元,所以居屋即使重建重售,價格也會十分昂貴,中產都未必有能力上車。事實上,政府繼續行高地價政策,未來的麪粉也會以高價成交,那裏會有便宜麪包呢?以目前居屋的定價模式,也未必吸引有能力置業的一群。
再者,現在市民買樓,都是希望自住再加投資,現在整體市場氣氛逆轉,居屋亦未必是他們的那杯茶,我始終認為,要樓市調整有兩大因素:一、是政府放棄高地價政策,但基本上是沒可能。二、真的要等外圍爆煲。
陳永陸
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