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隧擬加價四成遭否決聲稱提出仲裁 議員憂最終仍可大加

東隧擬加價四成遭否決
聲稱提出仲裁 議員憂最終仍可大加

【本報訊】多年來累積盈利超過50億元的東區海底隧道嫌賺得少,「獅子大開口」提出再大幅加價4成,加價申請昨被行政會議否決。
政府指東隧就算不加價,回報率仍超過14%,是私營隧道中最高;但東隧隨即表明,會按專營權規定就加價被拒提出仲裁。立法會議員擔心,按以往東隧兩次加價仲裁都獲勝的經驗,東隧最終仍可以大幅加價。

當前回報率達14.26%

專營權至2016年屆滿的東隧,曾先後在1997年及2005年因加價申請被政府否決而提出仲裁,兩次均獲勝訴而成功加價。到去年8月東隧又提出申請加價4成,其中私家車每程加10元。
東隧提出加價的理據是,97年第一次加價仲裁中,仲裁人已裁定隧道公司的合理但非過多的報酬,應為內部回報率15%至17%,但東隧回報率一直偏低,即使實行現時申請增加的收費,整個專營期所得的內部回報率可能也只有14.51%,低於97年裁定合理回報的下限。
政府反駁指,新東隧在通車後約3年,即1992年便開始轉虧為盈,2001年已還清所有銀行債務,截至2010年底的累積盈利達51.25億元,當中東隧股東已獲派息50.91億元,東隧現時未獲加價的回報率已高達14.26%,以目前經濟情況來說屬相當高,亦是私營隧道中最高。

上兩次仲裁無約束力

政府指上兩次加價仲裁的裁決對日後加價無約束力,每次加價均須按情況作個別考慮。而在交通影響方面,若東隧獲准加價,估計有13%流量改用紅隧,會加劇紅隧的擠塞。
經營東隧的新香港隧道有限公司發表聲明,對加價被否決深感失望,指政府沒有尊重獨立仲裁人在之前兩次仲裁的決定,亦沒有尊重公司應得的合理但非過多的回報,該公司將按照法例規定將加價申請提交仲裁。

鄭家富建議回購東隧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鄭家富表示,根據以往兩次東隧加價仲裁的經驗,目前的本港經濟情況、通脹率及隧道公司財政狀況等因素,都與上兩次東隧勝訴時十分接近,令人擔心東隧今次同樣可以通過仲裁大幅加價。他指政府對幾條過海隧道流量不平均的問題,不應再採取鴕鳥政策,雖然現時離東隧專營權屆滿只剩5年,仍認為值得回購東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