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飯都無力 - 盧峯

食飯都無力 - 盧峯

村上春樹常說,良好體力是寫作人最基本的條件,沒有足夠體力的話,作者根本不可能日復日、月復月的把感覺、體驗掏出來,更不要說寫出結構複雜多變的長篇小說。為了養好體力,村上春樹幾乎每天都在緩跑,近幾年還玩起三項鐵人比賽來。
自己算是個長跑者,大小球類運動也玩個不亦樂乎,只是做這許多運動都是貪玩居多,倒沒有認真想過養好體力應付每天的寫作,可經歷今次連病兩星期後,深深覺得村上春樹說的真是經驗之談:寫作果然是少點體力也應付不了的!
自從六四晚上被瞎指揮的警察困在狹小的通道差不多一小時後,感冒就像變了長期病那樣揮之不去。看了好幾次醫生,吃了各種各樣的感冒傷風藥都好不了,睡不安穩,吃東西沒有甚麼味兒,四肢無力,就像中了甚麼毒或被廢了武功的人一樣。要提筆寫點甚麼東西更是力不從心,原來一小時可以寫完的東西要花超過兩小時,還要不斷寫寫停停,抖幾次氣才能勉強完成任務。不巧要寫多過一篇東西的話,整個人更會像被掏空了那樣透不過氣來,全身軟癱,在沙發或牀上半躺半卧差不多一小時才勉強恢復些微元氣,可以坐起來吃點東西。跟跑一次全程馬拉松相比,病榻中寫東西實在辛苦很多,吃力得多。跑完馬拉松至少可以大吃一頓,喝一點好酒,兩、三天體力就回來了,甚至還有點額外的亢奮。病榻中寫東西卻只會讓人軟上加軟,「食飯都無力」!
還好,手軟腳軟的日子終於過去了,不再「食飯都無力」。心裏跟自己說,往後的日子可得要玩得更盡興,跑的更努力,好讓養多點元氣,多點體力。這樣,寫作才不會是負擔,才會是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