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氣溫持續高企攝氐三十度以上,整裝待發的比堅尼少女,出動吧!沙灘、泳池、遊船河?比堅尼不一定要和水扯上關係,只要有陽光,他們都可一起玩遊戲,即如踩單車,只要做足安全設備,誰說陸上不可三點式?
記者:符樂
攝影:陳陶鈞
Model:Hidy、HaileyC.@GME
唔怕你撞人,最怕俾人撞
六月中已經熱辣辣,但仍然無阻一眾騎單車人士出動,眼見男士們打大赤肋,不禁想想女士何不比堅尼上陣,以換來均勻的健康蜜糖色肌膚?然而,曬還曬,凉爽歸凉爽,安全性亦不可忽視。金寶單車行負責人陳先生表示,雖然現時本港並沒有立法,強制騎單車人士佩戴安全設備,但在政府宣傳下,自動自覺的人日漸增多,或許不是全套裝備俱齊,但最起碼戴個頭盔保護自己。「並不是自己技術差、怕炒車才佩戴,而是意外發生時,別人撞向你是難以避免的。」基本單車裝備,包括用通爽物料製造的貼身上衣,以淺色為佳可加強散熱效果、附有厚墊的單車褲,可減低下體與座位磨擦所帶來的不適,以及頭盔、手套、護肘及護膝。小記於上周日,騎單車從大埔沿吐露港公路來回沙田,便因為沒有佩戴手套,換來手掌起水泡、手背被曬傷脫皮的下場。
醫療輔助隊單車義工隊成員郭先生表示,在他們執勤的日子中,每日平均有30至40宗救助個案,當中包括撞傷頭部、骨折、脫臼及中暑,最常見的意外是擦損手腳。已在單車義工隊服務四年的他,看過無數單車意外,當中最嚴重的是因中暑而休克,因此他建議單車駕駛者,務必攜帶足夠的水同行,而穿着長袖衫褲亦可減少跌撞時身體與地面的磨擦。
台灣早有比堅尼單車妹
在港看見單車比堅尼少女,驚嘆連連?Comeon,台灣多年前已有「比堅尼辣妹」,為撐環保,要求減碳,鼓勵騎單車,還三點式上街遊行。認為她們純粹博宣傳?那麼這隊「比基尼自行車隊」又如何?她們起初純為個人興趣,後來組織車隊,與其他志同道合者一起比堅尼單車遊,郊遊時仍不忘提醒隊友佩戴頭盔,注意安全。上月她們還參加三項鐵人賽,認真唔講得笑!
金寶單車行
查詢:26562336
地址:大埔廣福道139號地下
單車安全:左上右落
除了單車裝備,基本的單車駕駛技巧亦有助減少意外,例如:煞車時,先煞後輪才煞前輪,以免車身向前衝。遇到石壆時,以車輪正面上落,可避免單車因失衡而跌倒。在隧道內,車友都喜歡連人帶車往下衝,雖然政府曾勸喻在隧道內推車而行,但推車衝斜各有所好,速度懸殊更見危險;因此,還是自求多福,觀察四周最重要。另外,政府訂下單車道路使用者守則,讓市民參考,例如靠左行駛,別以為這只適用在馬路,其實在單車徑上不難發現「左上右落」的標示,這看似簡單,但仍有不少騎單車者不顧守則,左右穿插,小記採訪當天便親見數宗因「入錯線」而炒車的意外。法例規定,在單車上載客屬違法,而在黑夜或能見度低的情況下騎單車,必須在車頭亮白燈及在車尾亮紅燈,否則可被檢控。
騎單車安全指引
《道路使用者守則》
http://www.td.gov.hk/tc/road_safety/road_users_code/index.html
《騎單車安全》小冊子
http://www.td.gov.hk/tc/road_safety/cycling_safety/index.html
苗圃單車助學行
自顧自騎單車,享受清風送爽,何不同時行善籌款?已舉辦三年的「苗圃單車助學行」,讓參加者寓行善於遊歷。今年以150萬為籌款目標,用以改善國內山區貧困學童的學習狀況。六天團(8月24至29日),由桂林騎單車往陽朔,全程約200公里,年滿16歲及具備基本單車技術、馬路騎車經驗等即可參加。
截止日期:6月30日
查詢:25974739
網址: http://www.sacycling.org.hk/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