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海車分流談判未有結果

過海車分流談判未有結果

【本報訊】三條過海隧道因收費差距一直造成流量不均的擠塞問題,港府去年底完成顧問研究,建議紅隧加價,再由政府補貼東隧減價,以分流過海車流,但在顧問報告公佈前,東隧已搶先申請加價。政府現已向東隧提出減價5元由紅隧加價5元補貼,目前仍等候東隧回應。

每年補貼東隧2500萬

政府聘請的顧問提出多個隧道分流方案,其中效果最好的方案,是紅隧私家車加5元,貨車加4至8元,東隧則私家車減5元,貨車減8至15元,估計可令紅隧每日流量減少4,300架次,佔總流量3.5%,令車龍縮短52%。政府會向行經東隧的每一輛汽車,向東隧公司補貼減價差額,估計每年需補貼2,500萬元。
至於西隧,顧問認為西隧流量雖然偏低,但接駁的道路形成樽頸,就算減價,可吸納的額外過海車流空間不大,所以建議西隧收費維持不變。
據了解,政府已正式向東隧提出減價5元,由紅隧加5元補貼的方案,暫未收到回應。而就算日後東隧成功加價,亦只需將方案中補貼東隧減價的幅度相應加大,不會影響港府繼續推展顧問的分流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