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6月,市況跌多升少,從技術走勢分析,恒指可能要下望去年8月,大約要補回去年9月1日介乎20649/20820點、7月8日介乎19948/20002點、甚至去年6月11日19729/19777點之上升裂口,當時正醞釀QE1完結。樂觀分析,港股半個多月多跌約二千點,再造淡可能水位有限,況且市場累積大量沽空盤,由挾倉觸發的上升動力,暫且是市場多數期望。
今次跌市,主要是由實貨沽盤帶動,期指多數維持輕微低水,甚至平水,似乎看不出大戶兩邊造淡。當然,沽空額每日佔大市總成交8%至10%的高水平,不排除有醒目錢一早收到風,知道歐洲資金要班資回國應急,或準備客戶贖回,於是不斷沽空做世界。
歐債拖延續影響市況
值得安慰的是,日爾曼阿太麥克爾暫且讓步,短暫紓緩希臘債務告急警報。年幾以來,歐豬國解決債務問題進度令人失望,簡單來說,都是借助短期資金換取時間的策略。希臘的最大敵人,不是歐元區首腦提出的嚴格削債條件(因為這是理所當然),亦不是債權人本身;最大阻礙,根本是來自希臘政府以及國民共同目標欠奉。希臘之外,已獲拯救的愛爾蘭盛傳要求債權人削債。更大件事,是穆迪正檢討意大利評級,不排除下調。可以想像,歐債問題繼續拖延,將持續影響市況。
更何況,美國經濟疑似衰退,今年再加入日本大地震,及對中國經濟硬着陸的憂慮,上述四點張張都是拖低市況的頂級皇牌。撇除歐洲結構性問題,《經濟學人》雜誌對當前環球經濟形勢還是相對樂觀,認為近期數據僅反映經濟回軟,而非再踏入下沉軌道。引用該雜誌結論,現今最大不明朗因素,其實是來自政界短視左右到理性判斷,例子包括美債上限與歐債處理方式等等。
胡孟青
作者為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