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捕撈 海馬數量大減

過度捕撈 海馬數量大減

【本報訊】海馬是4億5千萬年前已存在的海洋生物,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去年開始資助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進行全港首個海馬普查,於本港水域的10個觀察點中,共發現兩個品種共五隻海馬。在水質變差及被大量捕撈作中藥用途影響下,全球海馬數量大幅減少,基金今年暑假將再進行更大型的普查,搜集保育數據,為海馬族群制訂棲息地保育策略。

三班海馬

有滋陰補腎藥效

本港水域是否有海馬的蹤影?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去年開始,於本港水域10個觀察點進行本港首個海馬基線調查,初步發現五隻海馬,分別屬於黃海馬(Hippocampuskuda)及三班海馬(Hippocampustrimaculatus)兩個品種。由此推算估計,進行調查的水域最少有25隻海馬。由於海馬喜歡依附珊瑚群生活,海馬族群的健康可作為其棲息地生態多樣性的參考指標。今年暑假的次階段普查將擴大觀察範圍至30個觀察點。
全球共有34個品種的海馬,但海馬數量面臨的威脅越來越大。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副總監吳守堅指出,水質變差是影響海馬族群的因素之一,更大的威脅來自過度捕撈海馬作中藥用途。他指出,在中醫藥的角度,海馬有滋陰補腎及增強男性生殖能力的藥效,內地對海馬需求特別大。統計署數字顯示,09年共有10噸海馬入口本港,成本價達1,700萬元,出售海馬的利潤也高,零售價每両達150至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