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吸毒 22歲成功戒毒道姑變索女

小六吸毒 22歲成功戒毒
道姑變索女

【本報訊】「我最高峯時期,對毒品嘅需要大過食飯」。年僅22歲的天水圍少女Karen,曾經沉淪毒海,由小六時首次接觸氯胺酮(俗稱「K仔」)開始,伴隨她成長歲月的是越來越深的毒癮,身體機能更被毒品弄致五勞七傷。去年主動求助戒毒的她,今年3月昂然踏出戒毒村,自身的經歷令她投身抗毒工作,與一群成功戒毒的同輩,籌劃下周日於元朗區舉辦「全元抗毒」遊行,期望喚起社區關注青少年吸毒問題。 記者:蔡建豪

面上常掛着禮貌微笑、談吐溫文的Karen,驟看外表絕難令人聯想到她曾經歷一段毒海迷途的歲月。Karen首次接觸毒品的情景,與大部份吸毒青年大同小異,第一次索K是朋友給她試食,「以為食白粉先有事」。求學期間,她斷斷續續接觸毒品,與友人北上玩樂,總少不了服食K仔和搖頭丸。

成功戒除毒癮的Karen期望,自己的經歷可警戒青少年遠離毒品。王子俊攝

天朗中心社工連日於天水圍擺街站,呼籲街坊支持「全元抗毒」活動。

曾有中學生索K後神志不清大鬧店舖,被送院檢驗。資料圖片

「一晚食二千蚊可卡因」

中五輟學投身社會後,Karen在事業上的發展非常順利。從事電話銷售工作,入職半年、年僅19歲的她已當上銷售主管,管轄十多名下屬,月入萬多二萬元。她不諱言,工作的成績令她自豪,但朋友影響下,吸毒情況日益惡化,毒癮不知不覺越來越深,「我當時搵到錢,食得起」。
回想19歲至21歲的三年歲月,是Karen人生的黑暗期,毒癮最深時她每日用上逾600元索K,對毒品的需要甚於吃飯,「我無時無刻袋住啲K仔喺身」。她漸漸由索K轉移至毒害更大的可卡因,「我一晚食千幾二千蚊可卡因」。身上有毒品的日子,她甚至當起小拆家,「有人問我攞貨,我實畀佢」。
對毒品倚賴越深,Karen的身體機能開始作出控訴,吸毒重症人士普遍面對的膀胱痛楚及尿頻情況,也在她身上出現。她今天憶起那種痛楚仍猶有餘悸,「係痛得好犀利,痛到唔知點形容」。尿頻更為她帶來無盡困擾,有一年時間需長期穿上尿片過活,「我每五分鐘就要去一次廁所」。她形容,由天水圍到葵芳僅僅35分鐘的一程巴士,對她來說也太漫長,「我去到大欖就要落車搵廁所」。
當時,Karen體重僅得70多磅,後期連外出也有問題,苦撐了一段時間後,她主動辭工,「我連落街買毒品都唔得」。這個時期的她開始接受不了自己,「我想死又唔敢去死」。幾經轉折,她終致電禁毒處的求助熱線,獲轉介到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天朗中心接受社區戒毒療程。

今年4月,一名理大男生因賺錢買名牌涉嫌做K仔拆家被捕。

「吸毒失去嘅實在太多」

初期接受針灸等療程時,Karen承認仍有吸毒,去年9月她終決定進入基督教互愛中心女性村,接受為期半年的戒毒治療。在戒毒村的歲月,與12個少女擠在一間小屋中,每天照顧自己三餐,除看看新聞報道,生活與外界隔絕。
Karen直言,初次看見家長探訪時,身邊同樣接受戒毒的同輩會為家人帶來的一包薯片樂得忘形,她初時不明白,後來才醒悟,「點解有一包薯片都咁開心,因為我以前唔識得珍惜」。
今年3月20日是Karen重生的日子,她步出戒毒村,體重也回升了30磅。她是極少數肯站出來公開細說從前的個案,理由很簡單,「我想話畀人知吸毒失去嘅嘢實在太多」。成功戒毒,變成索女的她更希望稍後投身社工界,助青少年遠離毒禍。
禁毒處截至去年第三季數字顯示,被呈報21歲以下吸毒人士達2,261人,還未計沒呈報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