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大市本周可望見底回升 - 沈振盈

實戰理論:大市本周可望見底回升 - 沈振盈

美股連跌6周之後,終於扭轉跌勢,道指亦重上12000點關口。上周五,德、法兩國對處理希臘國債問題達成共識,亦刺激歐洲股市全面回升,今日港股理應可以順勢高開。其實在6月份恒指已跌了2000點,短期理應作出反彈,且看今天的力度如何!
上周五下午,恒指跌勢再度轉急,但已見內銀股開始出現見底訊號。過去一年多,內銀股通常會早於大市見頂回落,但亦早於大市見底的。以上周五之走勢看,配合外圍因素的幫助,相信港股可望於本周見底回升。
本地樓市方面,二手成交進一步萎縮,亦開始出現減價蝕讓的個案,相信樓市的下調已不遠矣。樓市與股市不同,股市一有危機,投資者就即時沽貨,故此,見頂回落的速度會較快。

樓市與股市有別

至於樓市,因為主要是「沽家市場」(Seller'sMarket),故此,就算已經開始出現,沽家的叫價仍會企硬多一段時間,令到大家仍不覺得樓市有下跌的危機。
另一方面,市場開始有憂慮,擔心政府開始會重建居屋,令到「八萬五」歷史重演。其實當年「八萬五」根本沒有執行過,驚居屋拖冧樓市根本是藉口,是歪理,這只是利益攸關的抗辯而已。沒有了居屋,現時齊心協力囤積居奇者便可賺到盡,盡量去蠶食其他人的收入與財富。筆者一直強調,衣食住行乃民生之所需,是基本的需求。豪宅可以亂炒,但基層的住屋需求實不容過份炒作,這是一個負責任政府應該有的責任。
過往港英年代,政府十年建屋計劃,大量興建公屋與居屋,本港樓市何嘗不是年年上升?現在炒樓者,地產界猛話樓市升是正常的供不應求,若此乃事實,則大量建居屋是不會影響樓市的,除非上述的理據根本是講大話!
沈振盈
證監會持牌人士